齒牙爲禍

成語拼音

chǐ yá wéi huò

齒牙爲禍成語解釋

齒牙比喻讒言。指讒言撥弄,造成災禍。

典故出處

《史記·晉世家》初,獻公將伐驪戎,人曰‘齒牙爲禍。’及破驪戎,獲驪姬,愛之,竟以亂晉。”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平日裏口無遮攔,到處搬弄是非,最終因爲這張不饒人的嘴齒牙爲禍,給自己惹來了不少麻煩。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的大臣名叫華元。華元爲人聰慧且頗具才能,深受國君的器重。 當時,這個諸侯國與鄰國之間存在着一些領土爭端和矛盾。華元積極奔走,試圖通過外交手段來化解雙方的緊張局勢。然而,在一次重要的外交宴會上,卻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宴會上,華元爲了表示友好,熱情地招待鄰國的使者。酒過三巡之後,華元也許是有些疏忽大意了,竟然沒有特別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與他人交談過程中,他無意間說了一些不太恰當的話,這些話被鄰國人聽了去。鄰國人覺得華元的這些言語是對他們的不尊重和挑釁,心中漸漸生出了不滿和怨恨。 後來,鄰國抓住這個機會,開始在外交上對這個諸侯國施加壓力,並製造各種事端。華元意識到自己當初在宴會上的言語失誤竟然引發瞭如此嚴重的後果,後悔不已。但此時,局面已經難以挽回。 由於華元這一次不經意的“齒牙爲禍”,使得原本有可能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的問題變得複雜起來。兩國之間的關係急劇惡化,最終爆發了戰爭。戰爭給兩國的人民都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 這個故事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有時候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語,也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正如《禮記·緇衣》中所說:“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定要謹言慎行,避免因爲自己一時的口不擇言而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災禍。同時,這也提醒我們要時刻保持警醒,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周圍人和事的影響,以免因爲小小的失誤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也許是一句無心的玩笑話,也許是一個不經意的承諾,都可能會在日後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學會約束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做到言行一致,避免“齒牙爲禍”的發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際交往中建立良好的關係,在社會生活中立足,爲自己和他人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環境。

齒牙爲禍-成語圖片

齒牙爲禍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