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牙餘論

成語拼音

chǐ yá yú lùn

齒牙餘論成語解釋

微末的讚揚言辭。比喻不費力的獎勵的話。

典故出處

《南史·謝眺傳》士子聲名未立,應共獎成,無惜齒牙餘論。”

成語典故

欲煩先生不惜齒牙餘論,使令弟棄劉備而事東吳。★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

成語造句

他發表的那番觀點,不過是拾人牙慧,遠遠比不上前輩們那些精妙且富有創見的齒牙餘論。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位名叫晏嬰的智者。 晏嬰身材矮小,但他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齊國朝堂上佔據着重要的位置。有一次,齊國和鄰國發生了一些爭端,雙方僵持不下。晏嬰奉命出使鄰國,希望能夠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在鄰國的朝堂上,鄰國的大臣們看到晏嬰其貌不揚,便有些輕視他,故意說了一些刁難的話。然而,晏嬰卻不慌不忙,憑藉着自己的巧舌如簧和對局勢的深刻洞察,一一回應,說得鄰國大臣們啞口無言。 最終,晏嬰成功地達成了和平協議,爲齊國爭取到了有利的局面。回到齊國後,齊王對晏嬰的表現極爲讚賞,在朝堂上大肆誇讚他。其他大臣們也對晏嬰的智慧和才能表示欽佩。 晏嬰不僅在外交上表現出色,在處理國內事務時也展現出非凡的才能。他關注百姓的生活,積極提出各種政策建議,努力改善民生。他的言行和舉措,都被人們看在眼裏,記在心中。 隨着時間的推移,晏嬰的聲名遠播。儘管他已經老去,但他的智慧和事蹟依然被人們傳頌着。即使是一些年輕的後輩們,在談論到晏嬰時,也會對他的功績和品德津津樂道,發表一些敬仰和讚賞的“齒牙餘論”。 晏嬰的一生,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但他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品德,成爲了齊國曆史上的一位傑出人物。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外表或者一時的成就,而在於其內在的品質和對社會的貢獻。即使在時光的流轉中,那些曾經的輝煌可能會漸漸淡去,但留下的“齒牙餘論”卻依然能夠見證一個人的偉大與不凡。正如晏嬰,他的智慧和品德通過人們的口口相傳,成爲了歷史長河中閃耀的星光,指引着後來的人們不斷前行。

齒牙餘論-成語圖片

齒牙餘論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