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口白舌

成語拼音

chì kǒu bái shé

赤口白舌成語解釋

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典故出處

唐·盧仝《月蝕》詩鳥爲居停主人不覺察,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蟲頭上卻喫月,不啄殺。”

成語典故

今日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罰那毒誓。★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八回

成語造句

他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對別人肆意污衊,這種赤口白舌的行爲實在令人不齒。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們。其中有一個名叫李三的人,他平日裏遊手好閒,不務正業,還特別喜歡挑撥離間,造謠生事。 有一天,鎮上來了一位外地商人,帶着一批珍貴的貨物準備在此售賣。商人爲人老實本分,做生意也童叟無欺。然而,這卻引起了李三的嫉妒。李三看着商人的貨物眼熱,心想自己要是能得到這些該多好。於是,他心生一計,開始編造各種謠言。 他在鎮民中散佈謠言,說商人的貨物是偷來的,還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些根本不存在的細節。一開始,人們並不相信李三的話,畢竟商人的表現大家都看在眼裏。但李三不罷休,他繼續赤口白舌地亂說一通,甚至還拉着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一旁嘀咕。 隨着時間的推移,謠言漸漸傳開,一些人開始對商人產生了懷疑。商人的生意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感到十分困惑和委屈。他不明白爲什麼無端地會有這樣的謠言出現。 此時,鎮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勁。他經過一番調查,發現了李三的所作所爲。老人氣憤不已,他找來李三,當面質問他爲何要編造謠言陷害商人。李三一開始還百般抵賴,但在老人的威嚴和證據面前,他最終不得不承認。 老人嚴厲地斥責了李三,引用歷史上那些因爲謠言而導致的禍亂之事,告訴李三他的行爲是多麼的惡劣和不道德。他說:“自古以來,謠言就如同洪水猛獸,能輕易地摧毀人們的信任和安寧。我們不能任由這種赤口白舌的人胡作非爲。” 最後,老人讓李三當衆向商人道歉,並澄清謠言。商人的聲譽得以恢復,生意也重新好了起來。而李三經過這次教訓後,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從此改過自新,不再隨意造謠生事。 這個小鎮也因爲這件事,人們更加懂得了要明辨是非,不要輕易相信那些沒有根據的謠言,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和正直的心。因爲赤口白舌的謠言,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和傷害。只有大家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和人際關係,才能讓生活更加美好和安寧。

赤口白舌-成語圖片

赤口白舌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