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陟幽明

成語拼音

chù zhì yōu míng

黜陟幽明成語解釋

指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

典故出處

《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孔傳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

成語典故

昔堯舜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蓋黜陟幽明能折中爾。★唐·陳子昂《上軍國利害事·出使》

成語造句

在選拔人才時,我們應當努力做到像古代賢明之主那樣黜陟幽明,讓真正有才能和品德高尚的人得到重用,讓不稱職的人受到應有的懲處。

成語故事

在遠古時期,有一個部落逐漸壯大起來。部落的首領名爲堯,他是一位心懷天下、極具智慧和仁德的領袖。 當時,部落中人才濟濟,但也存在一些品行不端或能力不足之人。堯深知,要想讓部落持續繁榮發展,必須選拔出真正有才能、品德高尚的人來擔任重要職務,同時也要將那些不稱職的人淘汰掉。 於是,堯開始了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黜陟幽明。他不辭辛勞地四處考察人們的表現和能力,仔細傾聽衆人的意見和評價。對於那些光明磊落、才華出衆、一心爲民的人,堯給予他們重要的職位和充分的信任,讓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爲部落的發展貢獻力量。比如,有一位叫舜的年輕人,他以孝道聞名,而且爲人勤勞善良、智慧超羣。堯經過深入瞭解後,認定舜是可造之材,便大膽地任用他,讓他參與部落的管理事務。 而對於那些心懷叵測、行爲不端、能力欠缺的人,堯則毫不留情地將他們罷免或降職。他絕不允許這些人損害部落的利益和聲譽。 堯的黜陟幽明之舉,使得部落中形成了良好的風氣,人人都以被選拔任用爲榮,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才能。部落也因此日益強大,百姓生活安居樂業。 堯的這一舉措,成爲了後世的典範。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英明的君主和領導者都效仿堯的做法,注重人才的選拔和任用,以實現國家和社會的長治久安。正如《尚書·舜典》中所記載:“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庶績鹹熙。”這充分說明了黜陟幽明對於一個國家或部落的重要性。 堯的故事流傳千古,他的黜陟幽明之舉,讓我們明白,只有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選拔出真正優秀的人才,淘汰那些不合格的人,才能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即使在現代社會,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激勵着我們不斷追求進步和卓越。

黜陟幽明-成語圖片

黜陟幽明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