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索疵
成語拼音
- chuī máo suǒ cī
吹毛索疵成語解釋
- 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
典故出處
- 《後漢書·杜林傳》及至其後,漸以滋章,吹毛索疵,詆欺無限。”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對待別人的作品總是過分嚴苛,彷彿在尋找每一個細微的不足,這種吹毛索疵的態度讓很多人都感到不滿。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名叫龐恭的人,他與魏國太子一同前往趙國做人質。臨出發前,龐恭深知此行的複雜與艱難,擔心自己離開魏國後會遭人詆譭。於是,他向魏王進言說:“大王,如果有人告訴您,集市上有一隻老虎,您會相信嗎?”魏王搖搖頭說:“當然不會相信,集市上怎麼會有老虎呢。”龐恭接着說:“那如果又有第二個人告訴您集市上有老虎呢?”魏王猶豫了一下說:“可能會有些懷疑吧。”龐恭繼續道:“那要是有第三個人也這樣說呢?”魏王思索片刻後說:“那我可能就會相信了。”
龐恭神色凝重地說:“大王,事實上集市上根本不可能有老虎,然而三個人都說有,您就信以爲真了。我此次和太子去趙國,路途遙遠,時間漫長,等我們離開後,肯定會有很多人在您面前說我的壞話。希望大王到時候能明辨是非,不要輕易相信那些無端的指責。”魏王滿口答應。
然而,當龐恭和太子從趙國回來後,魏王果然聽信了一些人的讒言,對龐恭吹毛索疵,橫豎看他不順眼。儘管龐恭自認爲並無過錯,卻也百口莫辯。那些心懷叵測的人,爲了自己的利益,對龐恭雞蛋裏挑骨頭,抓住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大做文章,讓魏王對龐恭產生了偏見。
這件事讓龐恭深刻地體會到了人心的複雜和謠言的可怕。在現實生活中,也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一些人出於各種目的,對他人吹毛索疵,無事生非。他們不去關注別人的優點和成就,卻總是抓住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不放,試圖抹黑他人。而那些缺乏主見和判斷力的人,往往容易被這些無端的指責所影響,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
我們應該從這個故事中汲取教訓,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獨立的思考能力,不要輕易被他人的言語所左右。同時,我們自己也應該避免成爲那個吹毛索疵的人,要以客觀、公正、包容的態度去看待他人,多去發現別人的閃光點和長處,而不是一味地挑剔和指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營造一個和諧、友善、積極向上的社會環境。
吹毛索疵-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