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洗垢

成語拼音

chuī máo xǐ gòu

吹毛洗垢成語解釋

吹開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尋找他人的過失或缺點。

典故出處

《北齊書·酷吏傳·宋遊道》遊道稟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瘡疵人物。”

成語典故

逐臣吹毛洗垢,自知積罪如山;學士排難解紛,反使措顏無地。★明·陳汝元《金蓮記·釋憤》

成語造句

他總是對別人的小錯誤過分挑剔,這種吹毛洗垢的行爲讓人很反感。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王二的人。他生活在一個小村莊裏,以務農爲生,但他卻有一個讓人不太喜歡的毛病,那就是總喜歡挑別人的毛病,對他人吹毛洗垢。 王二平日裏和村民們相處,不管別人做什麼,他都能從中找出一些所謂的問題來。比如,鄰居李大叔在田裏勞作時不小心踩壞了一株秧苗,這本是一個極小的疏忽,可王二卻能誇大其詞,對李大叔指指點點,說他做事不認真。還有一次,村裏的張鐵匠打造了一件農具,王二在旁邊看了看,就開始挑剔說這裏不平整,那裏有瑕疵,把張鐵匠氣得不行。 有一天,村裏來了一位智者。智者聽聞了王二的行爲後,決定要好好教導他一番。智者找到了王二,對他說:“王二啊,你知道嗎,《論語》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去吹毛洗垢地挑剔別人。每個人都會犯錯,我們要有一顆寬容和理解的心。” 王二聽了智者的話,心裏很不服氣,反駁道:“可是他們確實做得不夠好啊,我指出他們的問題也是爲了他們好。”智者笑了笑說:“你可曾想過,你自己就沒有缺點嗎?當你對別人吹毛洗垢時,你也在暴露自己狹隘的心胸。真正有智慧的人,會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包容別人的不足。” 智者接着給王二講了一個歷史故事。在古代,有一位賢明的君主,他對待臣子非常寬容。有一次,一位臣子犯了一個小錯誤,其他大臣紛紛要求嚴懲,但這位君主卻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應該看到他平時的功績,而不是因爲這一個小錯誤就全盤否定他。”君主的寬容和大度贏得了臣子們的忠心和愛戴,國家也因此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王二聽了智者的話和這個故事後,陷入了沉思。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的做法是多麼不妥。從那以後,王二慢慢改變了自己,不再對別人吹毛洗垢,而是學會了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用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的不足。 隨着時間的推移,王二發現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了。他和村民們的關係也變得更加融洽,大家都願意和他交流、相處。王二終於明白,只有放下對別人的吹毛洗垢,才能擁有真正和諧、美好的生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不要總是對他人吹毛洗垢,抓住別人的小辮子不放。我們應該學會寬容和理解,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更加和諧,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加幸福。

吹毛洗垢-成語圖片

吹毛洗垢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