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開茅塞

成語拼音

dùn kāi máo sè

頓開茅塞成語解釋

頓: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典故出處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爲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高子在學習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能堅持到底。孟子批評他說:“山上的小道雖窄,如果經常有人走,就會變成一條大路,如果一段時間沒人走,就會被茅草堵塞。你的心被茅草堵塞了,所以不能進步。”。

成語造句

聽了老師的一番講解,我猶如醍醐灌頂,頓開茅塞,之前困擾我的問題一下子都迎刃而解了。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年輕人名叫李明。他生活在一個寧靜的小村莊裏,但心中卻充滿了對知識和智慧的渴望。 李明勤奮好學,常常手不釋卷,然而對於許多複雜的道理和學問,他總是感到困惑不解,彷彿有一層迷霧籠罩在他的心頭。 有一天,李明聽說村子附近的山上住着一位智慧的老者,據說他知曉世間萬物的道理。李明下定決心,踏上了尋找這位老者的征程。經過一番艱難的跋涉,他終於找到了老者居住的簡陋小屋。 老者見到李明,微笑着點了點頭,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到來。李明迫不及待地向老者請教自己心中的諸多疑惑。老者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給他講了許多看似不相關的故事和經歷。 李明一開始聽得雲裏霧裏,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漸漸開始思考老者話語中的深意。突然,就像一道陽光穿透了雲層,李明感覺自己的腦海中豁然開朗,之前那些困擾他許久的問題,此刻都變得清晰明瞭。他意識到自己之前一直侷限於固有思維,而老者的話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思維的枷鎖。 李明激動地對老者說:“多謝您,老伯伯,您的話讓我頓開茅塞!我終於明白了許多之前不明白的道理。”老者微笑着擺擺手,說道:“孩子,知識和智慧需要自己去領悟,我只是給你指引了一個方向。” 李明告別了老者,回到村子後,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困惑和迷茫。他運用自己新獲得的智慧,幫助村裏的人們解決了許多難題,成爲了大家敬重的人。 正如《孟子·盡心下》中所說:“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爲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人的思維有時候就如同那被茅草堵塞的小路,如果不加以引導和啓發,就會一直處於混沌狀態。而一旦找到了正確的方法,就如同撥開雲霧見青天,頓開茅塞,一切都變得清晰明瞭。李明正是因爲遇到了那位智慧的老者,才能夠突破自己的思維侷限,迎來新的人生境界。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各種困惑和難題,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像李明一樣,積極地去尋找能夠幫助我們頓開茅塞的人或事。也許是一本書,也許是一位導師,也許是一次深刻的經歷,只要我們保持開放的心態和求知的慾望,就一定能夠找到那把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頓開茅塞-成語圖片

頓開茅塞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