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進尺退
成語拼音
- cùn jìn chǐ tuì
寸進尺退成語解釋
- 前進一寸,後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償失。
典故出處
-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進寸而退尺。”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寸進尺退,卒無所成。”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面對困難時,我們不能稍有成績就驕傲自滿,否則很容易寸進尺退,最終一事無成。
成語故事
- 很久以前,在一個動盪的時代,有兩個國家——衛國和梁國。
衛國雖然不算強大,但一直努力發展自身,試圖在亂世中站穩腳跟。他們的國君帶領百姓勤奮耕耘,逐步擴大領土,取得了一些小的進步。然而,梁國卻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國家。梁國國君覬覦衛國的土地和資源,時常挑起事端,試圖侵略衛國。
衛國的大臣們面對梁國的挑釁,態度不一。有的大臣主張強硬回擊,不能讓梁國得寸進尺;而有的大臣則擔心引發更大的戰爭,建議採取退讓的策略。衛國國君在權衡利弊後,決定先採取忍耐和退讓的態度,希望能避免大規模的衝突。
梁國見衛國一退再退,誤以爲衛國軟弱可欺,於是更加肆無忌憚地侵犯衛國的邊境,不斷蠶食衛國的領土。衛國百姓怨聲載道,紛紛要求國君採取強硬措施。此時,衛國國君意識到不能再繼續退讓了,他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梁國步步緊逼,我們不能再寸進尺退了,必須予以堅決回擊,否則我們衛國將不復存在。”一位主戰的大臣慷慨激昂地說道。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他們覺得不能再縱容梁國的侵略行徑。
於是,衛國國君下定決心,整頓軍隊,積極備戰。當梁國再次發動進攻時,衛國軍隊給予了他們迎頭痛擊。梁國軍隊沒想到衛國突然變得如此強硬,一時間措手不及,連連敗退。衛國軍隊乘勝追擊,不僅收復了失去的領土,還給予梁國沉重的打擊。
經過這次戰役,梁國再也不敢輕易侵犯衛國。衛國也明白了在面對強敵時,不能毫無原則地退讓,該強硬時就必須強硬,否則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而梁國則爲自己的貪婪和狂妄付出了代價。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或侵犯時,我們不能一味地退讓,因爲這樣可能會讓對方更加肆無忌憚。我們要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堅守自己的底線,勇敢地維護自己的權益,不能讓他人寸進尺退,隨意踐踏我們的尊嚴和利益。同時,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盲目衝動,善於運用智慧和策略來應對各種複雜的情況。正如《史記》中所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在關鍵的時刻,我們要果斷地做出正確的決策,才能避免陷入困境,走向成功。
寸進尺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