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長尺短

成語拼音

cùn cháng chǐ duǎn

寸長尺短成語解釋

比喻人各有長處和短處。亦指微才薄技。

典故出處

語出《楚辭·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成語典故

能精善用,雖寸長尺短,亦可成名。★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結構》

成語造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我們不能片面地去評判,要明白寸長尺短的道理,尊重個體差異。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叫子產的政治家。他在鄭國執政期間,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智慧。 當時,鄭國面臨着諸多複雜的問題和挑戰。子產深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能簡單地用一個標準去衡量。 有一次,鄭國要舉行一個重要的祭祀活動。子產負責籌備相關事宜,他需要挑選合適的人員來承擔不同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他充分考慮了每個人的特點和能力。 有個叫張三的人,雖然他在某些方面表現得並不突出,但是他做事非常細心和認真。子產看到了他的這個優點,便讓他負責準備祭祀用品,確保每一件物品都擺放得井井有條。而另一個叫李四的人,他性格豪爽,善於與人交往。子產就讓他去負責接待前來參加祭祀的賓客,李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讓賓客們都感受到了鄭國的熱情和友好。 然而,也有人對子產的用人方式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爲子產應該選用那些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優秀的人,而不是像張三、李四這樣有明顯短處的人。子產聽到這些質疑後,微笑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我們不能只看到一個人的短處而忽視了他的長處。就像一根短的尺子,它也有它能測量的範圍;而一根長的尺子,也有它無法觸及的地方。只有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勢,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好。” 子產的這種用人理念,使得鄭國在他的治理下逐漸繁榮起來。他善於發現和利用每個人的長處,讓不同的人在各自適合的崗位上發揮作用。 後來,子產的這種理念也被廣泛傳播和借鑑。人們開始明白,在評價一個人或一件事時,不能片面地只看某一個方面,而要綜合考慮其長短之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學會客觀地看待他人和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我們不能因爲一個人的某些缺點而否定他的全部價值,也不能因爲自己的某些長處而驕傲自滿。只有正確認識到寸長尺短的道理,我們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正如古人所說:“用人如器,各取所長。”讓我們珍惜每個人的獨特之處,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寸長尺短-成語圖片

寸長尺短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