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若詘
成語拼音
- dà zhí ruò qū
大直若詘成語解釋
-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同大直若屈”。
典故出處
- 《韓詩外傳》卷九大直若詘,大辯若訥。”
成語典故
- 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爲漢家儒宗。‘大直若詘,道固委蛇’,蓋謂是乎?★《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論》
成語造句
- 在爲人處世上,他懂得以退爲進,看似妥協,實則大直若詘,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名爲衛國。衛國有一位賢士,名爲甯武子。
甯武子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衛國的政治局勢複雜多變。他一開始在朝爲官,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爲國家出謀劃策,積極推動各項事務的發展。在這個階段,他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和才華,受到衆人的敬重和讚揚。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衛國的政局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君主更迭頻繁,權力鬥爭激烈,一些奸臣當道,政治環境變得極爲惡劣。甯武子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變化,他明白在這樣的局勢下,如果繼續鋒芒畢露,很可能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於是,甯武子開始改變自己的行事風格。他變得低調內斂,不再像以前那樣積極地發表意見和參與決策。在很多人看來,他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智慧和才能,變得平庸無奇。但實際上,他這是在以一種看似愚鈍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等待合適的時機。
在那段艱難的時期,甯武子默默地承受着外界的誤解和輕視。但他始終堅守着自己的內心,沒有被外界的紛紛擾擾所影響。他深知“大直若詘”的道理,真正的正直並不一定表現爲一直的剛直不阿,有時候適當的迂迴和退讓也是一種智慧。
終於,衛國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新的君主即位,開始重整朝綱。甯武子再次得到了重用,他憑藉着之前積累的經驗和智慧,爲衛國的復興做出了重要貢獻。而此時,人們才真正理解了甯武子之前的行爲,明白了他的大智若愚。
甯武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要懂得審時度勢,靈活應變。不能一味地堅持剛直,而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地調整自己的策略和行爲。正如老子所說:“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真正的智慧往往隱藏在看似平凡甚至愚笨的表象之下。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才能在各種境遇中把握好分寸,做到大直若詘,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甯武子這樣懂得大直若詘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經歷詮釋了這個成語的深刻內涵,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當從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更加從容。
大直若詘-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