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鳥盡,良弓藏

成語拼音

fēi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

蜚鳥盡,良弓藏成語解釋

藏:收藏。飛鳥射盡,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典故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

成語典故

春秋末期,楚國范蠡和文種到越國去做官,輔佐被吳王夫差打敗的勾踐,他們發奮圖強,使越國強大,滅了吳國。范蠡深知勾踐的爲人就到齊國隱姓埋名經商,他寫信勸文種離開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種不信被殺。

成語造句

當他幫助帝王成就大業之後,卻遭到了帝王的猜忌,真可謂是蜚鳥盡,良弓藏。

成語故事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國家正處於激烈的紛爭與變革之中。 有一位將軍,他智勇雙全,爲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漫長的征戰歲月裏,他帶領士兵們衝鋒陷陣,一次次擊敗了來犯的敵軍,成功地守護了國家的安寧和百姓的幸福。他的聲名遠揚,成爲了百姓們心目中的英雄。 隨着國家局勢逐漸穩定,戰爭也漸漸平息。這位將軍本以爲可以享受和平的成果,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然而,他卻沒有察覺到,危險正在悄悄逼近。 朝堂之上,一些奸臣開始對將軍的功績心生嫉妒和恐懼。他們擔心將軍的威望會威脅到他們的地位,於是便在國君面前不斷進讒言,誣陷將軍有謀反之心。國君一開始並不相信這些讒言,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話語在他心中漸漸埋下了懷疑的種子。 終於,國君在奸臣們的蠱惑下,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召見將軍,表面上是要賞賜他,實際上卻是要對他下手。將軍毫無防備地來到了宮殿,滿心歡喜地以爲會得到國君的褒獎。然而,等待他的卻是無情的陷阱。 國君以莫須有的罪名,剝奪了將軍的兵權,並將他囚禁起來。將軍悲憤交加,他不明白自己一心爲國,爲何會落得如此下場。他想起自己曾經爲國家出生入死的日子,那些與士兵們並肩作戰的場景歷歷在目。 不久後,將軍被祕密處死。他的遭遇令人嘆息,而他的故事也成爲了“蜚鳥盡,良弓藏”的生動寫照。 歷史上,這樣的悲劇並不少見。許多功臣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爲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當和平來臨,他們卻往往成爲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就如同春秋時期的文種,輔佐越王勾踐成就霸業後,卻被勾踐賜死;漢朝的韓信,爲劉邦建立漢朝立下汗馬功勞,最終也未能逃脫悲慘的命運。這些例子都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複雜和權力的殘酷。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從這樣的故事中吸取教訓。我們要珍惜那些曾經爲我們付出的人,不要在他們失去利用價值後就將他們拋棄。同時,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權力和利益衝昏了頭腦,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創造一個更加公平、和諧的社會。

蜚鳥盡,良弓藏-成語圖片

蜚鳥盡,良弓藏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