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

成語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負荊請罪成語解釋

負:揹着;荊:荊條。揹着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典故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成語典故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它們是秦、齊、楚、燕、韓、趙、魏,歷史上稱爲“戰國七雄”。這七國當中,又數秦國最強大。秦國常常欺侮趙國。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大臣的手下人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着機智和勇敢,給趙國爭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見趙國有這樣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趙國了。趙王看藺相如這麼能幹。就封他爲“上卿”(相當於後來的宰相)。趙王這麼看重藺相如,可氣壞了趙國的大將軍廉頗。他想:我爲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他越想越不服氣,怒氣衝衝地說:“我要是碰着藺相如,要當面給愣芽埃此馨鹽以趺囪 ?/FONT>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裏。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後碰着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着點兒,不要和他們爭吵。他自己坐車出門,只要聽說廉頗打前面來了,就叫馬車伕把車子趕到小巷子裏,等廉頗過去了再走。廉頗手下的人,看見上卿這麼讓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見了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們。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將軍高,他罵您,您反而躲着他,讓着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裏啦!這麼下去,我們可受不了。”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夥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將軍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爲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我們兩人好比是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要是打起架來,不免有一隻要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了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着他們。藺相如的這番話,後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慚愧極了。他脫掉一隻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家。藺相如連忙出來迎接廉頗。廉頗對着藺相如跪了下來,雙手捧着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請他坐下。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爲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負荊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成語造句

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決定親自登門向對方表達歉意,就如同廉頗負荊請罪那般誠懇。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趙國面臨着來自秦國的巨大壓力。藺相如因爲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兩次出色的表現,爲趙國爭得了榮譽,趙王大喜,封他爲上卿,職位比廉頗還高。 廉頗對此十分不滿,他心想自己爲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出生入死多年,而藺相如僅憑這兩件事就爬到了自己頭上,這讓他心裏很不服氣。廉頗逢人就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算什麼?就憑一張嘴,反而爬到我的頭上去了。我要是碰着藺相如,一定要讓他下不了臺!”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裏,藺相如就儘量迴避廉頗,不與他發生正面衝突。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着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伕把車往回趕。藺相如的門客們對此很不理解,紛紛抱怨說:“我們之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因爲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頗口出惡言,您卻害怕他躲避他,您這樣膽小怕事,我們實在覺得羞愧,我們還是走吧。”藺相如笑着說:“諸位覺得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衆人回答:“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大家想一想,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發兵攻打趙國,就是因爲有我和廉將軍在呀。我們兩人若不和睦,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趁機來侵犯。我之所以避讓廉將軍,是以國事爲重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靜下心來一想,覺得自己太魯莽了。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羞愧難當。爲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和悔意,廉頗脫下上衣,揹着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請罪。他見到藺相如後,跪地說道:“我是個粗野之人,只顧着自己的意氣,沒想到您如此深明大義,是以國家爲重,我真是羞愧萬分,請您用這荊條狠狠抽打我吧。”藺相如連忙扶起廉頗,說:“廉將軍不必如此,您能認識到錯誤,這是趙國之幸啊。”從此,廉頗和藺相如成爲了生死之交,兩人齊心協力,共同爲趙國的繁榮穩定努力。 負荊請罪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開來,它不僅體現了廉頗勇於認錯、知錯能改的可貴品質,也展現了藺相如的大度與寬容,更成爲了中華民族團結協作、以和爲貴精神的象徵。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個故事一直激勵着後人,教導人們要以大局爲重,勇於承認錯誤,珍惜友誼和團結。

負荊請罪-成語圖片

負荊請罪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