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而三
成語拼音
- dǐng zú ér sān
鼎足而三成語解釋
- 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也泛指三個方面。
典故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成語典故
- 老頭兒在席上,看着安老夫妻的這個佳兒,這雙佳婦,鼎足而三,未免因羨生感,因感生嘆。★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
成語造句
- 三國時期,魏、蜀、吳勢力強大,鼎足而三,相互抗衡。
成語故事
- 在那風雲變幻的亂世之中,英雄輩出,局勢跌宕起伏。
話說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此時,各路豪傑紛紛崛起,都妄圖在這亂世之中成就一番霸業。其中,有三股勢力逐漸嶄露頭角,呈鼎足而三之勢。
一方是項羽,他出身貴族,勇猛無比,率領着強大的楚軍。項羽在鉅鹿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了秦軍主力,威名遠揚。他憑藉着自己的武力和霸氣,佔據了大片土地。
另一方是劉邦,他起於沛縣,爲人豁達大度,善於籠絡人心。劉邦雖然兵力不及項羽,但他手下有衆多謀士和猛將,且深得百姓擁護。他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勢力,與項羽分庭抗禮。
還有一股勢力是由韓信統領的軍隊。韓信本是個默默無聞之人,但他憑藉着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戰場上屢立戰功,聲名鵲起。他先是在項羽麾下不得重用,後轉投劉邦,爲劉邦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
這三方勢力相互角逐,戰爭不斷。項羽雖然勇猛,但他剛愎自用,不善於聽取他人意見;劉邦則懂得隱忍和用人之道,不斷積蓄力量。韓信在其中左右逢源,憑藉自己的智慧和軍事才能,成爲左右局勢的關鍵人物。
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驚心動魄的戰役和故事。各方勢力此消彼長,局勢變幻莫測。最終,劉邦在張良、蕭何、樊噲等一衆能臣的輔佐下,逐漸佔據了上風。而項羽則因爲一系列的決策失誤,導致勢力逐漸衰落。
經過長時間的爭鬥,劉邦終於擊敗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韓信也因其卓越的功績被封爲王。從此,天下局勢趨於穩定,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而鼎足而三的局面也成爲了歷史長河中的一段傳奇,被後人銘記和傳頌。這段歷史不僅展現了英雄們的豪情壯志和卓越才能,也讓我們看到了在亂世之中,智慧、勇氣和策略的重要性。
鼎足而三-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