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鳳攀龍
成語拼音
- fù fèng pān lóng
附鳳攀龍成語解釋
- 指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以獲取富貴。
典故出處
- 漢·揚雄《法言·淵騫》:“攀龍鱗,附鳳翼。”
成語典故
- 秦末漢初,出身平民的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四人因爲投靠劉邦而成爲顯赫人物。樊噲原是殺狗的屠夫,因娶了呂后的妹妹而“附鳳”被封舞陽侯。酈商被賜信成君,夏侯嬰因救了劉邦的妻兒被封汝陰侯,灌嬰被封宣陵君。
成語造句
- 他爲了獲取利益不擇手段,總是試圖通過各種關係去附鳳攀龍。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張華的年輕人。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但卻心懷大志,渴望能夠出人頭地,飛黃騰達。
張華生活的時代,社會階層分明,普通人家的子弟想要獲得榮華富貴並非易事。然而,張華並不甘心平庸地度過一生,他開始四處尋找機會。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華聽說了一位權貴的公子正在招攬門客。張華敏銳地意識到這或許是他改變命運的契機,於是他想盡辦法接近這位公子。他憑藉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能說會道,成功地引起了公子的注意,併成爲了他的門客。
在公子身邊,張華竭盡全力地表現自己,對公子阿諛奉承,處處迎合。他就如同那攀附在權貴身上的藤蔓一般,希望藉助公子的勢力來實現自己的野心。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華通過公子結識了更多有權有勢的人物。他繼續施展着自己的手段,與這些人建立起關係。張華深知,只有緊緊地攀附住這些權貴,他纔有可能獲得他所渴望的地位和財富。
在張華的努力經營下,他的名聲逐漸傳開。許多人都知道了有這麼一個善於攀附權貴的人。雖然也有人對他的行爲表示不屑,但張華卻不以爲意。
終於,張華的機會來了。當時的朝廷發生了一些變動,一位新的權貴崛起。張華瞅準時機,迅速地投向了這位權貴的懷抱。他用盡各種方法討好這位權貴,爲其出謀劃策,排憂解難。權貴對張華的表現十分滿意,開始對他加以重用。
張華如願以償地獲得了官職,開始享受着權力和財富帶來的榮耀。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依然不斷地尋找着更強大的權貴去攀附。
但是,張華的這種附鳳攀龍的行爲終究還是引來了一些人的反感和嫉妒。一些正直的官員開始對他進行彈劾,指責他的行爲不端,品行惡劣。
最終,張華的所作所爲被揭露,他失去了一切。曾經的榮華富貴如同過眼雲煙般消散,他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反面教材。
縱觀歷史,像張華這樣附鳳攀龍的人並不少見。他們爲了個人的利益,不惜放棄自己的尊嚴和原則,去巴結討好權貴。然而,這種行爲往往不能長久,一旦失去了依靠,他們便會陷入困境。真正能夠成就大事的人,往往是憑藉着自己的實力和努力,而不是依靠不正當的手段去攀附他人。
附鳳攀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