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之殃

成語拼音

dōng guān zhī yāng

東觀之殃成語解釋

孔子任魯司寇時,殺少正卯於東觀之下◇用以指殺身之禍。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遭遇了未曾預料的困境,彷彿是冥冥中註定的東觀之殃。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國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在這個國家的宮廷中,有一位大臣名爲李恪。李恪才華橫溢,深受國王的器重。 有一次,國王決定修建一座宏偉的宮殿,以彰顯國家的繁榮昌盛。李恪被任命負責監督這項工程。在工程進行過程中,李恪發現負責工程的一些官員中飽私囊,偷工減料,導致宮殿的質量存在很大的隱患。 李恪秉持着忠誠和正義,決定將此事上報給國王。然而,那些貪污的官員得知了李恪的舉動,他們害怕受到懲罰,於是先下手爲強,聯合起來在國王面前誣陷李恪,說他心懷不軌,企圖利用工程之事謀取私利。 國王在這些官員的讒言下,漸漸對李恪產生了懷疑。李恪百口莫辯,最終被國王罷黜官職,流放到了邊遠之地。而那座存在隱患的宮殿,在不久之後果然出現了問題,甚至部分坍塌,造成了一些人員傷亡。 百姓們對李恪的遭遇深感同情,他們紛紛指責那些陷害李恪的官員。而那些官員最終也因爲他們的惡行而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李恪雖然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的正直和忠誠卻被人們銘記於心。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有時候正義之人可能會因爲小人的誣陷而遭受無妄之災,就如同“東觀之殃”所表達的那樣,在毫無過錯的情況下遭遇災禍。歷史上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許多忠臣良將都曾因爲奸佞小人的陷害而含冤受屈。這也提醒着我們,在面對複雜的社會和人際關係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不被虛假的表象所迷惑,同時也要警惕那些心懷叵測之人的陰謀詭計,以免無端遭受“東觀之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紛繁的世界中堅守自己的原則,維護正義與公平。

東觀之殃-成語圖片

東觀之殃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