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章摘句

成語拼音

duàn zhāng zhāi jù

斷章摘句成語解釋

裁斷章節,取綴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典故出處

唐·李商隱《唐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後序》其疾怒急擊,快利勁果,出行萬里,不見其敵;高歌酣顏,入飲於朝,斷章摘句,如振如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做學問的時候,我們不能只對他人的言論斷章摘句,而應該全面理解和分析。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文學領域中,有一位名叫張生的書生。張生自幼勤奮好學,對各種經典著作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張生在讀書時,有個不太好的習慣,那就是喜歡斷章摘句。他常常只是截取經典中的隻言片語,而不去深入理解整篇文章的含義和背景。他將這些摘出來的句子視爲珍寶,時常在人前炫耀,卻不知這樣的做法存在很大的弊端。 有一次,張生參加了一場文人聚會。在聚會上,大家探討經典中的一些深刻道理。當別人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闡述觀點時,張生卻只是不斷地拋出他平日裏斷章摘句得來的內容,卻無法真正將其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深入分析。衆人聽了,有的面露疑惑,有的則搖頭嘆息。 其中一位年長的學者見狀,便語重心長地對張生說:“張生啊,讀書不可只做斷章摘句之事。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應當全面、系統地去研讀經典,理解其內在的邏輯和精神,而非僅僅截取片段。這樣才能真正領略到知識的博大精深。”張生聽了,雖然覺得有些羞愧,但心中卻並未真正重視起來。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生參加科舉考試。在考場上,試題要求考生根據一段經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論述。張生頓時慌了神,他發現自己平日裏斷章摘句所積累的那些內容根本無法應對這樣的考試要求。他絞盡腦汁,卻始終無法給出一個完整、有深度的答案。最終,他的科舉成績可想而知,名落孫山。 這次失敗讓張生深受打擊,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讀書方法。他意識到,自己過去只注重斷章摘句,而忽略了對整體知識的把握和理解,這才導致瞭如今的困境。於是,張生痛定思痛,決定改變自己的讀書方式。 他重新拿起經典著作,不再滿足於簡單的斷章摘句,而是逐字逐句地去研讀、去思考。他開始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努力去挖掘經典背後的深刻內涵。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張生終於掌握了紮實的知識,他的思想也變得更加深邃和敏銳。 後來,張生再次參加科舉考試,這一次,他憑藉着自己真正的學識和理解,在考場上揮灑自如,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斷章摘句雖然能讓我們快速獲取一些信息,但卻無法讓我們真正領悟知識的真諦。我們在學習和研究中,應當避免這種片面的做法,而是要全面、深入地去探索和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收穫真正的智慧和成長。

斷章摘句-成語圖片

斷章摘句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