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世厲俗
成語拼音
- dūn shì lì sú
敦世厲俗成語解釋
- 使民俗敦厚,世風振興。
典故出處
- 宋·蘇軾《御試製科策》欲興利除害,則無其人,欲敦世厲俗,則無其具。”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當今社會,我們需要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達到敦世厲俗的目的,讓人們更加註重道德修養,弘揚良好的社會風尚。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正面臨着道德淪喪、風俗敗壞的危機。社會上瀰漫着自私自利、貪婪欺詐的風氣,人們不再注重道德和倫理,只追求個人的利益和慾望。
當時的國王心急如焚,他深知這樣下去國家將會陷入混亂和衰敗。於是,他決定尋找一位有智慧和勇氣的人來幫助他改變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
經過一番尋覓,國王找到了一位名叫李賢的智者。李賢深知要改變現狀必須從根本上入手,他向國王進言,要制定嚴格的法律和道德規範,同時大力倡導良好的品德和行爲。國王採納了李賢的建議,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李賢親自到各地去宣揚道德的重要性,他引用古代聖賢的事例,告訴人們只有秉持正義、善良和誠實,才能讓社會和諧穩定,國家繁榮昌盛。他不辭辛勞地奔波於市井之間,與百姓們交流溝通,努力讓每個人都能理解和接受新的道德觀念。
同時,國王也加強了對違法亂紀行爲的打擊力度,對於那些違背道德和法律的人給予嚴厲的懲罰。在這樣的高壓態勢下,一些不良的行爲開始逐漸減少。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國家的社會風氣慢慢有了轉變。人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逐漸摒棄了自私自利的觀念,開始學着關心他人、幫助他人。誠實和守信成爲了人們交往的準則,貪婪和欺詐漸漸沒有了市場。
經過多年的努力,這個國家終於實現了敦世厲俗的目標。社會變得和諧有序,人們安居樂業,國家也迎來了繁榮昌盛的新局面。李賢的名字被人們銘記在心,他的事蹟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或社會的風俗和道德觀念對於其發展至關重要。只有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引導,才能讓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正如古人所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積極傳播正能量,爲敦世厲俗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敦世厲俗-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