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書空
成語拼音
- duō duō shū kōng
咄咄書空成語解釋
- 形容失志、懊恨之態。
典故出處
- 《晉書·殷浩傳》載殷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成語典故
- [梁鼎芬]既失志,有咄咄書空之感,去秋,遂因政變作符命數篇,詩以記之。★章炳麟《梁園客》詩自注
成語造句
- 他面對失敗的結局,滿心憤懣,卻又無處訴說,只能在紙上亂寫一通,猶如咄咄書空。
成語故事
- 在東晉時期,有一位名叫殷浩的人。殷浩出身世家大族,他見識廣博,才華出衆,年輕時就備受矚目。
當時,國家局勢動盪,各方勢力紛爭不斷。殷浩渴望能在這亂世之中施展自己的抱負,爲國家和百姓做出一番貢獻。他憑藉着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逐漸在仕途上嶄露頭角。
然而,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了波折和起伏。後來,殷浩在一次重要的軍事行動中遭遇了挫折,最終以失敗告終。這次失敗讓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和自責之中。
被罷黜後的殷浩,心中的痛苦和悔恨難以言表。他整天閉門不出,時常一個人坐在房間裏,對着空氣比劃着,彷彿在書寫着什麼,嘴裏還唸唸有詞。他的家人和朋友都不明白他在幹什麼,後來才知道他是在用這種方式來發泄自己心中的憤懣和無奈。
就這樣,殷浩在無盡的悔恨和自責中度過了一段時光。人們看到他這副模樣,便用“咄咄書空”來形容他的這種行爲,這個成語也就由此而來。
在歷史的長河中,殷浩的故事成爲了一個令人感慨的篇章。他的經歷讓我們明白,人生的道路充滿了不確定性,即使一個人再有才華和抱負,也可能會遭遇挫折和失敗。但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被失敗所擊倒,而是要勇敢地面對,從中吸取教訓,繼續前行。正如《論語》中所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我們要以一種豁達和堅韌的態度去看待人生中的起起落落,不斷地提升自己,努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殷浩的故事也提醒我們要保持謙遜和謹慎,不可因爲一時的成功而驕傲自滿,否則很可能會重蹈他的覆轍。
“咄咄書空”這個成語,雖然源自殷浩的個人經歷,但它所蘊含的深刻寓意卻能給我們帶來許多啓示和思考。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時,我們不妨想想殷浩的故事,讓自己更加堅定地去追求夢想,勇敢地迎接挑戰。
咄咄書空-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