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成語拼音

è sǐ shì xiǎo,shī jié shì d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成語解釋

失節原爲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後泛指失去節操。貧困餓死是小事,失節事情就大了。

典故出處

《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託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後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封建社會,許多人被這種腐朽觀念所束縛,認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從而造成了無數女性的悲劇命運。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女子名叫李秀娘。她生得端莊秀麗,性情溫柔善良。 李秀娘自幼與鄰家的一位青年訂下了婚約,兩人青梅竹馬,感情甚篤。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還未等到他們成親,那青年卻突然身患重病,不久便離世了。李秀娘聽聞此噩耗,悲痛欲絕,整日以淚洗面。 此時,李秀孃的家境也漸漸衰落,生活變得十分艱難。一些人見她孤身一人,便打起了她的主意。有個富紳貪圖李秀孃的美貌,想要娶她爲妾,他帶着豐厚的聘禮來到李秀孃家,對她的父母許下諸多好處。李秀孃的父母在生活的重壓下有些動搖,他們勸李秀娘答應這門親事,好歹能有個依靠,不至於受苦捱餓。 但李秀娘卻堅決不從,她對父母說道:“我與那鄰家青年自幼定親,雖他已不在人世,但我也不能違背當初的誓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我寧願餓死,也絕不改嫁他人。”李秀孃的父母見她如此堅決,也只好作罷。 此後,李秀娘靠着自己做些針線活艱難維持生計。她每日辛勤勞作,卻只能勉強果腹。儘管生活十分困苦,但她始終堅守着自己的氣節,沒有絲毫動搖。 有一天,李秀娘在街上賣完針線活後,正準備回家。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她急忙跑到一個屋檐下避雨。此時,一位老婦人也來到了這裏,她看到李秀娘後,與她攀談起來。在交談中,李秀娘訴說了自己的遭遇。老婦人被她的忠貞和堅守所打動,對她說道:“姑娘,你真是難得的貞烈之人。我有一個遠方親戚,他也是個善良正直的人,一直未婚。我覺得你倆甚是般配,不知你可願意?”李秀娘聽後,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堅定地搖了搖頭,說道:“多謝您的好意,但我已心有所屬,雖他已不在,但我不能忘卻。”老婦人嘆了口氣,對她的氣節更是敬佩不已。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秀孃的事蹟漸漸傳開,人們都對她的忠貞和堅守讚不絕口。許多文人墨客也紛紛寫詩作文,讚頌她的品德。而李秀娘也成爲了當地人們心目中的楷模,她的故事被人們傳頌至今。 在那個時代,人們對於氣節和操守極爲看重,李秀娘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真正含義。她的故事讓我們明白,有些東西比生命和物質更重要,那就是內心的堅守和信念。即使面臨着艱難困苦和種種誘惑,我們也應該保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輕易放棄自己所珍視的東西。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成語圖片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