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而不校

成語拼音

fàn ér bù jiào

犯而不校成語解釋

犯觸犯;校計較。受到別人的觸犯或無禮也不計較。

典故出處

《論語·泰伯》以能問與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成語典故

惠養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罰爲?”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十五回)

成語造句

與人相處時,應該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即便他人冒犯了自己,我們也要有寬宏大量的胸懷,做到犯而不校。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衛國,衛國的國君衛靈公是一個比較開明的君主。 在衛國,有一位品德高尚的大夫,名叫遽伯玉。遽伯玉爲人正直,學識淵博,深受百姓的尊敬和愛戴。 有一次,遽伯玉乘車外出,在街道上行駛的時候,一輛馬車突然從旁邊衝了出來,差點就和遽伯玉的馬車相撞。駕車的車伕非常生氣,他大聲地斥責對方,然而遽伯玉卻制止了車伕,他平靜地說:“不要這樣,不必和他計較,也許他有急事呢。”車伕雖然心中不忿,但還是聽從了遽伯玉的話。 這件事情很快就傳遍了衛國,人們對遽伯玉的豁達和寬容更加欽佩。有人不解地問遽伯玉:“爲什麼別人差點撞了您,您卻不讓我們計較呢?”遽伯玉微笑着回答道:“與人相處,多一份寬容,就少一份爭執。如果因爲一點小事就和別人爭吵不休,那會給自己和他人都帶來麻煩。我選擇犯而不校,這樣可以讓生活更加和諧。” 遽伯玉的這種品德也影響了衛國的許多人,在他的感召下,衛國的社會風氣變得更加和睦。人們學會了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不再爲一些小事而爭執不休。 在《論語》中也曾記載過孔子對於遽伯玉的讚賞,孔子說:“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這也從側面體現了遽伯玉高尚的品德和處世之道。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習遽伯玉這種犯而不校的精神。當我們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者與他人產生矛盾時,不要急於爭論和指責,而是要保持冷靜和寬容,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這樣不僅可以避免衝突的進一步升級,還能讓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寬容並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智慧和力量。它能夠化解矛盾,增進友誼,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正如遽伯玉一樣,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犯而不校的真諦,成爲了人們敬仰和學習的榜樣。讓我們都擁有一顆寬容的心,用犯而不校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世界。

犯而不校-成語圖片

犯而不校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