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言直諫

成語拼音

fàn yán zhǐ jiǎn

犯言直諫成語解釋

敢於冒犯尊長或皇上的威嚴而直立相勸。

典故出處

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犯顏極諫,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爲諫臣。”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朝廷之上,面對君王的錯誤決策,忠臣毫不畏懼,犯言直諫,只爲國家的長治久安。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位忠誠耿直的大臣叫魏徵。 魏徵起初輔佐太子李建成,後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計前嫌,重用魏徵。魏徵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爲了國家和百姓,他常常不顧個人安危,直言進諫。 一次,唐太宗想要修建一座宮殿,以彰顯自己的權威和榮耀。魏徵得知後,立刻上書進諫,指出此時國家剛剛穩定,百姓生活還未完全恢復,應該將精力和財力放在發展生產、改善民生上,而不是大興土木。唐太宗看到魏徵的奏摺,心中雖有不悅,但還是認真思考了他的建議,最終放棄了修建宮殿的計劃。 還有一次,唐太宗因爲一些小事而遷怒於一位官員,揚言要嚴懲不貸。魏徵挺身而出,當面指出唐太宗的錯誤,說君主應該以仁愛和公正治理天下,不能因一時之氣而濫用權力。唐太宗被魏徵的直言所震撼,冷靜下來後,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不僅沒有怪罪魏徵,反而對他更加敬重。 隨着時間的推移,魏徵的犯言直諫越發頻繁,但唐太宗都能虛心接受。有史料記載,唐太宗曾感慨地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正是因爲有了魏徵這樣敢於犯言直諫的大臣,唐太宗才能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改進自己的治理方式,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魏徵的行爲和精神,也成爲了後世爲官者的楷模,讓人們明白,真正的忠誠不是阿諛奉承,而是敢於直言,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一切。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犯言直諫這個成語的深刻內涵,成爲了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犯言直諫-成語圖片

犯言直諫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