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燒山

成語拼音

fàng huǒ shāo shān

放火燒山成語解釋

比喻煽風點火,挑撥離間。

典故出處

康濯《東方紅》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齊佔傑,前一陣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燒山呀!”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爲了獲取那一點可憐的耕地,他竟然放火燒山,這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爲實在令人憤怒。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村落裏,有一個名叫李四的年輕人。 李四是個性格衝動且有些魯莽的人。有一年冬天,天氣異常寒冷,李四家中的柴火快要用完了,爲了能獲取更多的柴火取暖和做飯,他竟然想出了一個極爲愚蠢的辦法。他決定放火燒山,想着這樣可以輕鬆地得到大量的木材。 他完全沒有考慮到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在一個乾燥且風大的日子裏,他拿着火種就上山了。火苗一點燃,瞬間就藉着風勢迅速蔓延開來,火勢越來越大,很快就變得無法控制。大火不僅燒燬了大片的山林,還威脅到了附近村民的房屋和生命安全。 村民們驚恐萬分,紛紛跑來試圖滅火,但火勢兇猛,大家一時也束手無策。村長看到這一幕,痛心疾首地說:“李四啊李四,你怎能如此莽撞行事,放火燒山會帶來多大的災難啊!” 消息傳到了官府,官府立刻派人前來調查和處理。李四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下了多麼嚴重的錯誤,他後悔不已,但此時後悔已經晚了。根據當時的律法,李四因爲放火燒山這種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爲,受到了嚴厲的懲罰。 這件事情過後,村民們也深刻地意識到了做事不能衝動魯莽,要考慮後果。就如同歷史上許多因一時衝動而導致嚴重後果的事例一樣,比如三國時期的馬謖,他不聽從諸葛亮的安排,執意要在山上紮營,結果被魏軍切斷水源,導致蜀軍大敗。 放火燒山這個行爲警示着人們,不能爲了眼前的一點小利益或者一時的衝動,而做出不計後果的事情,否則必將自食惡果,給自身和他人帶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冷靜和理智,在行動之前充分考慮各種因素,避免重蹈李四這樣的覆轍。

放火燒山-成語圖片

放火燒山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