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龍入海

成語拼音

fàng lóng rù hǎi

放龍入海成語解釋

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後患。

典故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1回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後欲治之,其可得乎?”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警方在追捕罪犯時如果稍有疏忽,讓其逃脫,就如同放龍入海,再想抓獲就難上加難了。

成語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正面臨着巨大的危機。這個國家的邊境時常受到外敵的侵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國王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廣納賢才,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來抵禦外敵。在衆多前來應徵的人當中,有一個年輕人格外引人注目。他身材魁梧,眼神中透露出堅毅和果敢。國王對他很是賞識,便將他招入軍中,並給予了他重要的職位。 這個年輕人也沒有辜負國王的期望,他在軍中表現出色,帶領士兵們多次打退了外敵的進攻。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功勞越來越大,他的內心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他開始變得驕傲自滿,不把其他將領放在眼裏,甚至對國王的命令也開始陽奉陰違。 國王察覺到了他的變化,但由於他戰功赫赫,國王一時也拿不定主意該如何處置他。就在國王猶豫不決的時候,一位老臣向國王進言,說這個年輕人就如同一條即將騰飛的巨龍,如果現在不加以遏制,將來必定會成爲國家的大患。 國王聽了老臣的話,陷入了沉思。最終,他決定採取行動。他找了一個機會,將這個年輕人調離了軍隊,派他去鎮守一個偏遠的地區。國王本以爲這樣可以讓他收斂心性,沒想到這卻成了放龍入海。 離開了軍隊的束縛,這個年輕人更加肆無忌憚。他在偏遠地區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招攬了許多對朝廷不滿的人。幾年之後,他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率領着自己的軍隊發動了叛亂。 由於事發突然,國王的軍隊一時之間措手不及,連連敗退。眼看着國家就要陷入危機之中,國王心急如焚。就在這關鍵時刻,那位曾經進言的老臣再次站了出來。他向國王推薦了另一位將領,說他有勇有謀,一定能夠平定叛亂。 國王沒有其他辦法,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任命這位將領爲統帥,率領軍隊去平定叛亂。這位將領果然不負衆望,他運用巧妙的戰術,逐步瓦解了叛軍的勢力。最終,在一場激烈的戰鬥中,成功地擊敗了叛軍,活捉了那個叛亂的年輕人。 國家終於恢復了平靜,國王也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當初的錯誤。他感慨地說:“我真是犯了一個大錯,當初就不應該放龍入海,差點讓國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從此以後,國王更加註重對人才的管理和任用,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而這個故事也流傳了下來,提醒着人們要正確地對待人才,不能因爲一時的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放龍入海-成語圖片

放龍入海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