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謀釣謗
成語拼音
- fēi móu diào bàng
飛謀釣謗成語解釋
- 以流言蜚語陰相攻訐。
典故出處
- 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二寇患公居間,爲己不利……則飛謀釣謗,以間染我。”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複雜的職場環境中,有人爲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故意編造謊言詆譭他人,這種行爲實在令人不恥,簡直就是飛謀釣謗。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常常是波譎雲詭,人心難測。
有一位官員,名叫李義。他爲人聰慧且有野心,但卻用錯了地方。李義爲了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不惜使用各種手段。他表面上與衆人交好,背地裏卻常常散播一些不實的言論,試圖抹黑其他官員,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地位。
當時朝堂上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張華,他一心爲國,公正廉明,深受百姓和同僚的敬重。李義對張華的聲譽和地位心生嫉妒,於是開始策劃一場陰謀。他故意在一些場合,裝作不經意地提起一些關於張華的事情,然後添油加醋,扭曲事實,讓人們對張華產生懷疑和誤解。
同時,李義還與一些心懷叵測的人勾結,讓他們在市井之間傳播關於張華的謠言。一時間,各種詆譭張華的言論甚囂塵上。張華得知這些情況後,十分氣憤,但他深知清者自清的道理,並沒有立刻採取行動。
然而,李義的所作所爲並沒有逃過一些有識之士的眼睛。他們察覺到李義的陰謀,開始暗中調查收集證據。終於,他們掌握了李義飛謀釣謗的種種行徑,將證據呈遞給了皇帝。皇帝在瞭解真相後,龍顏大怒,立刻下令將李義革職查辦。
歷史上像李義這樣飛謀釣謗的人並不少見,他們爲了一己私利,不惜損害他人名譽,破壞朝堂的和諧與穩定。這種行爲最終也只會落得個自食惡果的下場。而那些真正心懷正義、爲國爲民的人,無論經歷多少詆譭和污衊,他們的光輝形象終究會被人們所銘記。正如張華,雖經歷此番波折,但他的功績和品德依然被後世傳頌。我們應當從這些歷史故事中汲取教訓,堅守正道,不做那飛謀釣謗之人,以真誠和善良待人處世。
飛謀釣謗-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