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謀薦謗
成語拼音
- fēi móu jiàn bàng
飛謀薦謗成語解釋
- 以流言蜚語陰相攻訐。同飛謀釣謗”。
典故出處
- 清·曾國藩《畢君殉難碑記》忌君者日以次骨飛謀薦謗,迭相污染。”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工作中一直兢兢業業,從未有過任何不當行爲,可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卻無端捏造事實,飛謀薦謗,試圖破壞他的聲譽。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衛國。衛國的朝堂上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當時衛國的國君衛靈公,有一位寵臣名叫彌子瑕。彌子瑕仗着國君的寵愛,在朝中頗爲跋扈。有一個名叫公孫戊的大臣,他爲人正直,對彌子瑕的行爲極爲不滿。
公孫戊一心想要爲國除害,便多次向衛靈公進諫,揭露彌子瑕的種種惡行。然而,彌子瑕得知後,心中對公孫戊恨之入骨,他決定要想辦法除掉公孫戊。
於是,彌子瑕開始在衛靈公面前編造各種謊言和不實之詞,誣陷公孫戊有謀反之心。他憑藉着自己巧舌如簧,不斷地向衛靈公進獻讒言。
衛靈公一開始並不相信這些話,但隨着彌子瑕的不斷“飛謀薦謗”,他漸漸對公孫戊產生了懷疑。彌子瑕又暗中勾結其他一些心懷叵測的大臣,一起在衛靈公面前詆譭公孫戊。
久而久之,衛靈公終於被彌子瑕的讒言所迷惑,他相信了公孫戊是一個心懷不軌之人。於是,衛靈公不問青紅皁白,便下令將公孫戊治罪。
公孫戊就這樣含冤被處置,而彌子瑕則更加得意洋洋,繼續在朝中爲所欲爲。然而,衛國的朝堂也因爲這樣的內鬥和陷害而變得烏煙瘴氣。
這個故事深刻地展現了“飛謀薦謗”的危害。那些心懷叵測之人,通過不斷地編造陰謀和進獻誹謗之詞,能夠輕易地迷惑他人,破壞原本正常的秩序和關係。就如同衛國的這起事件,正直的大臣被誣陷,而奸臣卻得以橫行。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在權力的爭鬥中,“飛謀薦謗”常常成爲一些人謀取私利、排除異己的手段。它不僅會給個人帶來災難,也會對整個國家和社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我們應當從這些故事中汲取教訓,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不輕易被他人的陰謀和誹謗所左右。同時,我們也要努力營造一個公正、公平、誠信的社會環境,讓那些“飛謀薦謗”之人無處遁形,以確保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飛謀薦謗-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