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土逐害

成語拼音

fēi tǔ zhú hài

飛土逐害成語解釋

拋擲土丸以逐禽獸。

典故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孝子不忍見其父母爲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故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害’之謂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古代,爲了保障農田的收成,村民們齊心協力,運用各種方法飛土逐害,驅趕那些破壞莊稼的鳥獸。

成語故事

在遠古時期,有一個部落生活在廣袤的平原之上。這個部落的人們以狩獵和採集爲生,過着簡單而平靜的生活。 部落中有一個年輕勇敢的獵人叫阿勇。一天,阿勇和他的夥伴們像往常一樣外出狩獵。他們在森林中穿梭,尋找着獵物的蹤跡。突然,他們聽到了一陣奇怪的聲響,像是有什麼巨大的野獸正在靠近。阿勇警惕地讓大家小心,他們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 果然,一隻體型龐大、模樣兇猛的怪獸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這隻怪獸有着鋒利的爪子和尖銳的牙齒,讓人不寒而慄。阿勇和夥伴們並沒有退縮,他們勇敢地與怪獸展開了搏鬥。然而,怪獸十分強大,一時間他們難以將其制服。 在激烈的戰鬥中,阿勇發現怪獸似乎對某種特定的聲音很敏感。於是,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讓夥伴們撿起地上的土石,朝着怪獸投擲過去。土石在空中飛舞,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響。怪獸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弄得不知所措,開始慌亂起來。 阿勇和夥伴們趁機發起了更猛烈的進攻,不斷地投擲土石,同時利用武器攻擊怪獸的弱點。經過一番艱苦的戰鬥,他們終於成功地將怪獸擊退。 這場戰鬥結束後,阿勇和夥伴們意識到這種用土石攻擊的方法在面對危險時有很大的作用。他們開始有意識地練習這種技巧,並且將其傳授給部落中的其他人。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部落的人們越來越擅長利用土石來保護自己和驅逐危險。他們將這種方法稱爲“飛土逐害”,意思是通過投擲土石來追逐和抵禦危害。 在後來的日子裏,部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危險,但是憑藉着“飛土逐害”的技巧,他們總能化險爲夷。這個成語也流傳了下來,成爲了人們勇敢面對困難、積極應對挑戰的象徵。 從這個古老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和勇氣。他們在面對未知的危險時,能夠憑藉自己的創造力和勇敢精神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飛土逐害”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成語,更是一段承載着人類堅韌與智慧的歷史,它提醒着我們在生活中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保持勇氣和智慧,積極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就像那些勇敢的古人一樣,用自己的力量去追逐和戰勝生活中的種種“害”。

飛土逐害-成語圖片

飛土逐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