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成语拼音
- bù chī bù lóng,bù zuò jiā wēng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成语解释
- 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典故出处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24卷:“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成语典故
- 唐朝时期,郭子仪多次打败叛军,使唐王朝转危为安。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小两口吵架,郭暖说了几句气话,升平公主就回家告状。郭子仪带郭暖向唐代宗请罪,唐代宗笑着答道:“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下一辈吵架何必计较?”。
成语造句
- 在家庭关系中,有时候需要一些宽容和理解,就像俗话说的“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不要过于计较一些琐事,这样家庭才能和睦。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个大户人家,家主年事已高,子孙满堂。这位家主历经风雨,见多识广,深知治家之道的微妙。
他的几个儿子都已成家,各自有着自己的小家庭和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媳们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和矛盾。有时候,一些小事也会引发争吵和不愉快。
有一次,两个儿媳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声音传到了家主的耳中。家主听到后,并没有立刻冲过去评判是非或者指责某一方。他选择了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事后,有下人好奇地问家主为何不去管管,家主微笑着说:“古人云,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家中这些琐事,若我事事都要插手,非要辨出个对错,那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家庭也不得安宁。”
家主深知,在一个大家庭中,不可能没有一点分歧和矛盾。如果他作为长辈,过于精明,对每一个小细节都要追究到底,那么这个家将会永无宁日。他相信,给晚辈们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这些问题,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在他的这种“不痴不聋”的态度影响下,家庭成员们也逐渐学会了相互包容和理解。儿媳们意识到,家主的宽容并非是对她们的放任,而是希望她们能够自己学会和谐相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中的氛围渐渐变得融洽起来,争吵也越来越少。
正如《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许多事例一样,一个明智的领导者或长辈,在处理一些事情时,需要有一定的智慧和胸怀。有时候,过于执着于对错和细节,反而不利于大局的稳定和发展。这位家主以他的“不痴不聋”,成功地维护了家庭的和睦,成为了子孙们敬重的楷模。他的故事也被人们传颂开来,让更多的人明白了“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这个道理的深刻内涵。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适当的宽容和放手,给他人成长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这样才能营造出更加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