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土成坟

成语拼音

fù tǔ chéng fén

负土成坟成语解释

背土筑坟。古代认为是一种孝义的行为。

典故出处

《后汉书·醒荣传》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

成语典故

王冕负土成坟,三年苫块。★《儒林外史》第一回

成语造句

他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不辞辛劳,付出无数心血,最终负土成坟,那场景令人动容。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 王裒生活在魏晋时期,他从小就博学多识且品德高尚。王裒的父亲王仪,为人正直,因直言进谏而触怒了当时的权臣司马昭,最终被杀害。父亲的遭遇给王裒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打击。 王裒对父亲的感情极其深厚,他痛下决心,从此隐居起来,以教书为生,不再踏入仕途。他时刻铭记着父亲的冤屈,经常在父亲的墓前祭奠缅怀。 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敬爱之情,王裒常常独自一人带着工具来到父亲的墓旁,挖土填坟。他不辞辛劳,一锹一锹地挖着土,然后又仔细地将土堆积在坟上,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毅力,竟然让父亲的坟墓逐渐增高变大,犹如一座小山。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雨阴晴,王裒都会坚持来到父亲的墓前负土成坟。他的行为感动了周围的许多人,大家都对他的这份孝心和执着敬佩不已。 时光荏苒,王裒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赞颂的典范。人们纷纷以他为榜样,教育子女要懂得孝敬父母。 在历史的长河中,王裒的事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孝道的光辉。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顺,什么是对父母深深的爱。他的故事让后人明白,孝道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更是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的。正如《论语》中所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王裒以他的执着和坚守,践行着孝道的真谛,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他的故事也提醒着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珍惜亲情,用自己的真心去关爱和孝敬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爱意。 王裒的负土成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为,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对孝道的极致追求。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始终铭记孝道的重要性。

负土成坟-成语图片

负土成坟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