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为玉帛
成语拼音
-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化干戈为玉帛成语解释
-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典故出处
-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成语典故
- 大禹受舜的禅让而继位,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奠基者。据说大禹活到了一百岁,死后葬在会稽山。大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领鲧的儿子,据传为颛顼(zhuānxù)曾孙,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君。 大禹幼年时便随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尧帝封于崇(即中岳嵩山),叫崇伯,实际上是一个封国国君。当时中原闹水灾,尧帝便叫鲧治水。因为治水的组织是半军事性质,号令很严,所以鲧的地位和权势迅速上升,以致发展到有能力以暴力破坏氏族社会“禅让制度”的地步,尧帝看到了这种威胁,便命舜以“治水无状”的罪名,把鲧处死于羽山。 大禹的父亲被杀之后,舜又向尧推荐说:“可以让鲧的儿子禹接替父职,继续治水。”禹深知这里面隐藏的政治意图,因此,他“薄衣食,卑宫室”、“声为律,身为度”、“左准绳,右规矩”、“疏九河,陂九泽”、“度九山,开九州”,为平定水患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忠于职守,克勤克俭,身先士卒,埋头苦干,还把地域划定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不仅如此,大禹还功成不居,好让不争,谦卑自律,责躬罪己,仁厚爱民。以前,大禹的父亲鲧在自己的封地上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使得自己属下的部落及族人纷纷离他而去;也使得其他部落的人认为有机可乘,都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机会。大禹当上首领后,注意到这个情况,就马上派人拆掉了城墙,填平了护城河。不但如此,他还把自己的财产分给大家,毁掉兵器,以道德来教化人民。大禹带领部下,因地制宜,教民众学种稻谷、种杂粮,发展农牧业生产。这时候天下安定,国富民强,老百姓家里集聚了够好几年吃的粮食,国库中的贮备也足够用好几十年。 大禹带领整个部落的人都各尽其责,别的部落相继来归附。大禹在涂山开首领大会时,来进献玉帛珍宝的首领有上万人。舜也觉得大禹是一个能够治理天下的贤能之人,就在老了以后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
成语造句
- 双方原本剑拔弩张,经过耐心调解,最终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成语故事
- 在遥远的古代,有两个相邻的部落,分别为炎族和黄族。他们原本世代友好,互帮互助,在那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小小的摩擦和误会逐渐积累。一次,因为对一处水源的分配产生分歧,双方的矛盾开始激化。炎族的首领是一个性格急躁的人,在冲动之下,他带领族人对黄族发起了攻击。黄族也不甘示弱,奋起反抗,双方陷入了激烈的争斗之中。
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损失,许多族人受伤甚至失去了生命,原本宁静的家园变得满目疮痍。炎族中有一位智慧的老者,名叫炎智,他看到这样的惨状,心中悲痛不已。他深知战争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双方都陷入绝境。于是,他决定站出来,寻找化解这场冲突的办法。
炎智不辞辛劳,前往黄族的领地,希望能够与黄族的首领进行和平谈判。一开始,黄族的首领对他充满了怀疑和敌意,但炎智用他的真诚和智慧逐渐打动了对方。他引经据典,讲述了许多历史上因为战争而导致毁灭的故事,强调和平的珍贵。
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他们决定放下武器,共同寻找解决水源问题的合理办法。炎族和黄族的首领当着所有族人的面,握手言和,誓言不再相互攻击,要共同努力重建家园。
从此,两个部落摒弃前嫌,齐心协力。他们一起修筑水利设施,合理分配水源,让双方的生活都得到了保障。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其他方面展开合作,互相学习对方的技艺和文化。
多年后,这片土地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与和谐。炎族和黄族的后代们也牢记着祖先们的教训,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他们传颂着炎智的事迹,将他视为和平的使者。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干戈相向只会带来破坏和灾难,而只有通过智慧和努力,化干戈为玉帛,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发展。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们应该以史为鉴,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化干戈为玉帛-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