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怨而不敢言

成语拼音

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

敢怨而不敢言成语解释

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典故出处

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在公司里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却只能默默忍受,敢怨而不敢言。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王朝,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统治者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李三的贫苦农民。他每天辛勤劳作,却依然难以维持生计。朝廷不断增加赋税,让他的生活更加艰难。李三心中充满了怨恨,但他深知反抗的后果,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有一次,朝廷又颁布了一项新的苛捐杂税,这让百姓们怨声载道。然而,大家都不敢公然表达自己的不满,因为一旦被官府发现,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李三看着自己破败的家,心中的悲愤难以言表,但他也只能敢怨而不敢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抑的情绪在百姓中不断积累。终于,有一天,一场灾难降临了。由于长期的剥削和贫困,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饥荒。百姓们四处求食,却一无所获。李三看着周围饿死的人,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位有识之士站了出来。他名叫张华,曾经饱读诗书,深知百姓的疾苦。张华开始秘密地联络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试图寻找改变现状的方法。他们小心翼翼地行动着,不敢让官府察觉到他们的意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张华他们决定发动一场小规模的起义。他们趁着夜色,袭击了官府的粮仓,将粮食分发给了饥饿的百姓。然而,这场起义很快就被官府镇压了下去,张华等人也被逮捕。 李三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他知道,自己和其他百姓依然无法摆脱这种悲惨的命运。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他们只能继续敢怨而不敢言,默默地承受着一切痛苦。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这个王朝最终因为失去了民心而走向了覆灭。而“敢怨而不敢言”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对那个时代百姓无奈与悲哀的生动写照。它提醒着后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要倾听百姓的声音,避免重蹈覆辙。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当人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一味地沉默和忍耐,而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和他人争取应有的权利和尊严。

敢怨而不敢言-成语图片

敢怨而不敢言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