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门下
成语拼音
- hé fén mén xià
河汾门下成语解释
- 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典故出处
- 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
成语典故
- 隋朝末年,大儒王通不想谋一官半职,他决定把自己的学问传授他人,就在河汾设帐授学,他的教育方法十分独特,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求学。他的学生如房玄龄、魏征、李靖、程元、窦威、贾琼等,人们以河汾门下的学生为荣。
成语造句
- 有许多优秀的人才都出自他的教导,真可谓是河汾门下,桃李满天下。
成语故事
- 在隋朝时期,有一位学识渊博、声名远扬的大儒,名叫王通。
王通自幼聪慧好学,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他成年后,便开始设帐授徒,传授自己的学问和思想。
王通的讲学之地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怀揣着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王通对每一位学生都因材施教,耐心教导,引导他们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他的众多学生中,有一些人后来成为了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这些学生们在王通的教导下,不仅学业有成,而且品德高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他们在王通的门下刻苦学习,汲取知识的养分,为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他的声名也随之远播。人们对他充满了敬重和钦佩,将他视为学术的楷模和典范。
时光荏苒,王通的名字和他的教育成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那些曾经在他门下受教的学生们,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
由于王通培养出了如此多优秀的学生,人们便用“河汾门下”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讲学成就和他的学生们的卓越表现。这个成语也代表了一种对师道尊严和教育传承的赞美与敬仰。它提醒着人们,优秀的老师能够培养出杰出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又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河汾门下”成为了一个象征着知识、智慧和传承的符号,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正如王通和他的学生们一样,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塑造一个人的品格,推动一个社会的进步。而“河汾门下”这个成语,则永远铭记着那些为教育事业付出努力和心血的人们,以及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河汾门下-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