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門下
成語拼音
- hé fén mén xià
河汾門下成語解釋
- 河:黃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師門下,人才濟濟或人才輩出。
典故出處
- 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黃河、汾水之間設館教學,遠近來此求學者達一千餘人,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程之、薛收、溫大雅等都是他的門徒,而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時稱“河汾門下”。
成語典故
- 隋朝末年,大儒王通不想謀一官半職,他決定把自己的學問傳授他人,就在河汾設帳授學,他的教育方法十分獨特,很多人都慕名而來求學。他的學生如房玄齡、魏徵、李靖、程元、竇威、賈瓊等,人們以河汾門下的學生爲榮。
成語造句
- 有許多優秀的人才都出自他的教導,真可謂是河汾門下,桃李滿天下。
成語故事
- 在隋朝時期,有一位學識淵博、聲名遠揚的大儒,名叫王通。
王通自幼聰慧好學,勤奮刻苦,博覽羣書,對儒家經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獨特的見解。他成年後,便開始設帳授徒,傳授自己的學問和思想。
王通的講學之地吸引了衆多學子前來求學,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懷揣着對知識和智慧的渴望。王通對每一位學生都因材施教,耐心教導,引導他們在學術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在他的衆多學生中,有一些人後來成爲了名垂青史的傑出人物。這些學生們在王通的教導下,不僅學業有成,而且品德高尚,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其中,最爲著名的當屬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他們在王通的門下刻苦學習,汲取知識的養分,爲日後的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王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他的聲名也隨之遠播。人們對他充滿了敬重和欽佩,將他視爲學術的楷模和典範。
時光荏苒,王通的名字和他的教育成就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佳話。那些曾經在他門下受教的學生們,如同璀璨的星辰,閃耀在歷史的天空中。
由於王通培養出瞭如此多優秀的學生,人們便用“河汾門下”這個成語來形容他的講學成就和他的學生們的卓越表現。這個成語也代表了一種對師道尊嚴和教育傳承的讚美與敬仰。它提醒着人們,優秀的老師能夠培養出傑出的學生,而這些學生又能夠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做出重要貢獻。在歷史的長河中,“河汾門下”成爲了一個象徵着知識、智慧和傳承的符號,激勵着後人不斷追求卓越,傳承和發揚優秀的文化傳統。
正如王通和他的學生們一樣,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塑造一個人的品格,推動一個社會的進步。而“河汾門下”這個成語,則永遠銘記着那些爲教育事業付出努力和心血的人們,以及他們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河汾門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