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声厉色
成语拼音
- jí shēng lì sè
疾声厉色成语解释
- 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典故出处
- 《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成语典故
- 惟疾声厉色,以违制相胁下。★清·梁启超《收回干线铁路问题》
成语造句
- 他今天的心情似乎格外糟糕,我只是稍微问了一句,他便疾声厉色地吼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李正的教书先生。他为人正直,教学严谨,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性子急躁。
有一天,课堂上学生们十分吵闹,李正多次提醒却毫无效果。他终于忍无可忍,对着学生们疾声厉色地训斥起来。他的声音如惊雷一般在教室里回荡,学生们被他严厉的神色和激烈的言辞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然而,李正训完之后,内心却有些后悔。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吓到孩子们,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畏惧。于是,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他回想起古代的许多名师,他们有的以温和耐心著称,有的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比如孔子,他总是以一种平和而睿智的方式教导弟子,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领悟知识和道理。
李正意识到,疾声厉色或许能在一时起到震慑作用,但却不是长久之计。他决定改变自己的方式,更加耐心和温和地对待学生。
从那以后,李正不再轻易地疾声厉色。当学生犯错时,他会先冷静下来,然后以平和的语气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慢慢地,学生们不再害怕他,反而更加愿意与他交流,学习氛围也变得越来越好。
李正的改变让他成为了一名更优秀的教师,他的学生们也在他的教导下茁壮成长。这个故事也让人们明白,在与人相处中,疾声厉色有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以平和、耐心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往往能收获更好的效果。我们应该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更加和谐的方式与世界相处。
疾声厉色-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