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良狗烹

成语拼音

jiǎo tù sǐ,liáng gǒu pēng

狡兔死,良狗烹成语解释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典故出处

《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成语典故

春秋末期,楚国的范蠡和文种到越国去做官,辅佐被吴王夫差打败的勾践,他们发奋图强,终于使越国强大,最后灭了吴国。范蠡深知勾践的为人就到齐国隐姓埋名经商,他写信劝文种离开说:“狡兔死,走狗烹”。文种不信后被勾践所杀。

成语造句

当初他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可没想到最终却落得个狡兔死,良狗烹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国家正经历着风云变幻的时期。 当时,有一位英明的君主,他麾下有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这位大将智勇双全,在无数次的征战中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带领着士兵们南征北战,征服了许多敌对势力,为国家开疆拓土,让国家日益强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逐渐安定下来,周边的威胁也逐一被消除。然而,这位君主却开始对大将产生了疑虑和担忧。他想到大将的赫赫战功,想到他在军中的威望,心中渐渐生出了不安。他担心有一天大将功高震主,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在这种猜忌的心理作用下,君主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大将。而大将却浑然不觉,依然忠心耿耿地为国家效力。他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功绩会得到君主的认可和奖赏,却不知危险正在悄悄逼近。 终于有一天,君主觉得时机已到,决定对大将下手。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剥夺了大将的兵权,并将他打入大牢。大将在牢中悲愤交加,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而君主却毫不留情,在一些奸臣的怂恿下,他决定处死大将。在刑场上,大将看着曾经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他仰天叹息道:“我一生为国家尽心尽力,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狡兔死,良狗烹啊!”说罢,含冤而死。 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越王勾践在复国后,就对文种等功臣进行了迫害。刘邦建立汉朝后,也对韩信等大将心存忌惮。这些君主在需要臣子们为他们打天下时,对他们百般恩宠;而一旦天下安定,他们就担心臣子们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痛下杀手。这正是“狡兔死,良狗烹”这一成语所反映的残酷现实。它警示着人们,在权力和利益的争斗中,人性的复杂和丑陋往往会暴露无遗,忠诚和功绩并不一定能换来应有的回报。我们应该从这些历史故事中吸取教训,以更加明智和理性的态度看待人生和社会。

狡兔死,良狗烹-成语图片

狡兔死,良狗烹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