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成语拼音
- jīquǎnzhīshēng xiāng wén,lǎo sǐbùxiāng wǎng lái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成语解释
- 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典故出处
-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认为相邻的两个国家彼此可以望见,两国鸡狗的叫声都可以听见,各自吃自己的国家丰富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按照自己的风俗生活,直到老死都不互相往来。司马迁认为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行不通。
成语造句
- 在那片偏僻的山林中,两个村落虽然距离不远,鸡犬之声相闻,但村民们却几乎没有什么交集,真可谓是老死不相往来。
成语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相邻的村落,一个叫东村,一个叫西村。
东村的人们勤劳善良,他们每日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西村的人们同样质朴,靠着自己的手艺和劳作维持生计。
一开始,两个村子的人偶尔也会有一些交流和往来。东村的人会带着多余的蔬菜去西村换取一些西村特有的手工制品,西村的人也会到东村请教一些农耕的技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小小的摩擦和误会逐渐产生。
一次,东村的一位农夫和西村的一位工匠在交易时因为价格问题产生了争执,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了亏,从此心里便有了隔阂。又有一次,东村的几个孩子在西村玩耍时不小心打破了西村人家的一个罐子,虽然东村的家长道了歉并赔偿了,但西村的那户人家心里还是有些不愉快。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慢慢积累起来,使得两个村子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渐渐的,东村的人开始觉得西村的人不好打交道,西村的人也认为东村的人太计较。双方不再主动往来,甚至路上碰到了也只是装作没看见。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个村子的人真的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各自在自己的村落里生活,仿佛对方不存在一般。即使东村遭遇了自然灾害,粮食歉收,西村的人也没有伸出援手;而当西村有人患病需要特殊的药材时,东村的人也没有给予帮助。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很久,直到有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降临了这片土地。一场凶猛的洪水席卷而来,无论是东村还是西村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东村的房屋被冲垮了许多,人们无家可归;西村的田地被淹没,庄稼颗粒无收。
在这艰难的时刻,东村的一位老人站出来说:“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曾经也互相帮助过,如今面临这样的大灾难,我们更应该携手共度难关。”西村的一位长者也深有同感,他带领西村的人们主动向东村伸出了援手。东村的人感动不已,他们也纷纷放下过去的成见,和西村的人一起重建家园。
经过这次灾难,两个村子的人终于明白,彼此孤立只会让生活更加艰难,只有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才能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从此,东村和西村又恢复了往日的交流与往来,他们再也不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不要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断绝往来,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