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兵必败
成语拼音
- jiāo bīng bì bài
骄兵必败成语解释
-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典故出处
- 《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成语典故
- 西汉时期,汉宣帝刘洵派郑吉率军攻打匈奴,并在车师附近屯田与驻军。匈奴举兵反击。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议,丞相魏相不主张增兵,仗着国大人多就会成为骄横的军队,军队骄横必定灭亡。汉宣帝决定不再派兵攻打匈奴。
成语造句
- 在战场上,切不可轻视敌人,要知道骄兵必败,只有保持谨慎和警惕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战争与争斗,其中一个故事深刻地诠释了“骄兵必败”这个道理。
那是在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与孙权的军队对峙。曹操一方兵力强盛,战将众多,在之前的战役中也屡获胜利,这使得曹操逐渐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他开始轻视孙权的军队,认为自己必定能够轻松取胜。
曹操的谋士贾诩曾多次提醒他要谨慎行事,不可轻敌,但曹操却不以为意。在这种骄傲心态的驱使下,曹操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决策。他贸然发动进攻,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形和敌军的战术。
而孙权这边,虽然兵力相对较弱,但将士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他们仔细分析了曹操军队的弱点,制定了巧妙的战术。
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曹操因为骄傲自大,没有做好充分的侦查和准备,就盲目地带领军队深入敌军腹地。孙权抓住机会,指挥军队进行了猛烈的反击。曹操的军队陷入了混乱之中,被打得丢盔卸甲,伤亡惨重。
这一战,让曹操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想起了古人曾说过的“满招损,谦受益”,意识到自己的骄傲轻敌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当初西楚霸王项羽,在初期也是屡战屡胜,势力强大。然而,他却在后期因为骄傲自负,不听从谋士的建议,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
“骄兵必败”这个成语时刻提醒着后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只有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不让骄傲的情绪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导致不可挽回的失败。
骄兵必败-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