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惧
成语拼音
- lín wēi bù jù
临危不惧成语解释
- 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典故出处
- 《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孔子乘学生颜回驾驶的马车周游各国,他们来到匡地,当地人恨颜回与阳虎,恰好孔子很像阳虎,匡人纠集军队围攻他们。子路赶忙去保护孔子,只见孔子临危不惧,谈笑自若,十分平静地弹着琴,匡人与孔子和睦相处。
成语造句
- 地震来临时,他镇定自若,临危不惧,带领大家有序撤离危险区域。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临危不惧的品质。
在东汉末年,战火纷飞,天下大乱。有一位名叫太史慈的勇士,他为人正直,武艺高强。一次,太史慈所在的郡县遭到了黄巾军的围攻,城池岌岌可危。太史慈看到百姓们陷入危难之中,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组织起城中的军民奋起抵抗。尽管敌人数量众多,攻势凶猛,但太史慈毫不畏惧,沉着冷静地指挥着战斗。在激烈的厮杀中,他身先士卒,挥舞着长枪,如入无人之境。
敌人见太史慈如此勇猛,便集中兵力想要先将他击败。然而,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太史慈依然面不改色,他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一次次化险为夷。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太史慈甚至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杀得敌人丢盔卸甲,极大地鼓舞了城中军民的士气。
经过数日的激战,太史慈和城中军民终于成功击退了黄巾军。他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四方,人们对他的勇气和临危不惧的精神赞叹不已。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太史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正如《三国志》中对太史慈的记载:“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他的英勇和临危不惧,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在面对危险和困境时,我们应该像太史慈一样,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毫不退缩,临危不惧地去迎接挑战,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责任而拼搏奋斗。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临危不惧-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