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不懼

成語拼音

lín wēi bù jù

臨危不懼成語解釋

臨:遇到;危:危險;懼:怕。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典故出處

《鄧析子·無厚》:“死生自命,貧富賤者,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乘學生顏回駕駛的馬車周遊各國,他們來到匡地,當地人恨顏回與陽虎,恰好孔子很像陽虎,匡人糾集軍隊圍攻他們。子路趕忙去保護孔子,只見孔子臨危不懼,談笑自若,十分平靜地彈着琴,匡人與孔子和睦相處。

成語造句

地震來臨時,他鎮定自若,臨危不懼,帶領大家有序撤離危險區域。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英雄豪傑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臨危不懼的品質。 在東漢末年,戰火紛飛,天下大亂。有一位名叫太史慈的勇士,他爲人正直,武藝高強。一次,太史慈所在的郡縣遭到了黃巾軍的圍攻,城池岌岌可危。太史慈看到百姓們陷入危難之中,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 他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組織起城中的軍民奮起抵抗。儘管敵人數量衆多,攻勢兇猛,但太史慈毫不畏懼,沉着冷靜地指揮着戰鬥。在激烈的廝殺中,他身先士卒,揮舞着長槍,如入無人之境。 敵人見太史慈如此勇猛,便集中兵力想要先將他擊敗。然而,面對如潮水般涌來的敵人,太史慈依然面不改色,他憑藉着高超的武藝和過人的膽識,一次次化險爲夷。在戰鬥的關鍵時刻,太史慈甚至單槍匹馬衝入敵陣,殺得敵人丟盔卸甲,極大地鼓舞了城中軍民的士氣。 經過數日的激戰,太史慈和城中軍民終於成功擊退了黃巾軍。他的英勇事蹟傳遍了四方,人們對他的勇氣和臨危不懼的精神讚歎不已。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太史慈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英雄。 正如《三國志》中對太史慈的記載:“慈長七尺七寸,美鬚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他的英勇和臨危不懼,成爲了後世傳頌的佳話。在面對危險和困境時,我們應該像太史慈一樣,保持堅定的信念和勇氣,毫不退縮,臨危不懼地去迎接挑戰,爲了自己的理想和責任而拼搏奮鬥。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書寫出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臨危不懼-成語圖片

臨危不懼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