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书厨

成语拼音

lì dì shū chú

立地书厨成语解释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典故出处

《宋史·吴时传》:“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成语典故

北宋时期,华州郑县令吴时学识渊博,办事灵活,他提出的“移兵就食”为朝廷节约了大量的人才物力。他经常上书宋徽宗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后来被调到京城做官,国子监的人与他接触后都认为他学识渊博,尊称他为“立地书橱”。

成语造句

他读书非常刻苦,知识极其渊博,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立地书厨。

成语故事

在北宋时期,有一个名叫吴时的人,他自幼聪慧好学,对知识有着无比的热爱和追求。 吴时年少时便勤奋刻苦地读书,无论是儒家经典、史书典籍,还是诗词歌赋,他都广泛涉猎,且能够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他常常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废寝忘食,如痴如醉。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时的学识日益渊博,他对各种知识都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令人惊叹不已。无论是与人谈论天下大事,还是探讨学术问题,他都表现出非凡的见解和深厚的功底。 有一次,吴时参加一个文人雅士的聚会。在聚会上,众人纷纷高谈阔论,各抒己见。当谈到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时,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吴时不慌不忙地站出来,他凭借着自己对历史典籍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记忆,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蕴含的道理。他的一番话让众人哑口无言,纷纷对他的博学多才表示钦佩。 又有一次,当地的官员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知识和典故。官员们苦思冥想,也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这时,有人提议请吴时来帮忙。吴时来到后,仔细倾听了问题的详情,然后开始旁征博引,从各种书籍中找到相关的事例和依据,为官员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建议和思路。最终,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由于吴时的学识如此出众,人们开始将他比作一个“立地书厨”,意思是他就像一个站立在地上的书柜一样,蕴含着无尽的知识。他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学问楷模。 吴时的故事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只有像他一样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拥有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吴时这样的学者还有很多,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内涵的人。 如今,“立地书厨”这个成语也被广泛用来形容那些学识渊博、记忆力超强的人。它提醒着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立地书厨-成语图片

立地书厨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