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言不顺

成语拼音

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

名不正,言不顺成语解释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典故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再次到达卫国时,卫国政局发生重大改变,卫出公赶走父亲而即位,孔子认为这是“名不正,言不顺”。大夫孔悝拿出一堆金币要孔子为卫出公正名,说卫出公名正言顺。孔子严正地拒绝他的要求。

成语造句

做事情要名正言顺,否则总会让人觉得有些别扭,就像偷偷摸摸进行的计划,往往名不正,言不顺,很难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卫灵公去世后,其孙子辄被立为国君,也就是卫出公。然而,这其中却有着复杂的背景和纠葛。 原来,卫灵公的儿子蒯聩曾因冒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而被迫出逃。卫灵公死后,蒯聩一直想回到卫国争夺君位。 当时,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卫国为官。蒯聩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便与他的党羽密谋,想要强行夺取卫国政权。子路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蒯聩的行为名不正言不顺,他不能坐视不理。 子路秉持着自己的忠义之心,决定挺身而出,捍卫卫国的正统。他率领士兵与蒯聩的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混战中,子路寡不敌众,最终不幸战死。 子路的行为虽然没有改变最终的结果,但他的举动却彰显了对正义和名分的坚守。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名分和正统被视为至关重要的。正如《论语》中所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在卫国的这场权力争斗中,蒯聩以不正当的方式试图夺取君位,这与当时的礼教和道德观念背道而驰。而子路为了维护卫国的正统和名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成为了那个时代坚守正义的典范。 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名分的重要性在古代社会中是不可忽视的。没有正当的名分,其言行往往难以被认可和接受。即使拥有一定的力量和手段,也难以获得真正的支持和成功。同时,子路的故事也提醒着我们,在面对不正义的行为时,要有勇气去抗争,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哪怕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故事不断地警示着后人,要珍惜名分和正义的价值,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抛弃了道德和原则。

名不正,言不顺-成语图片

名不正,言不顺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