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言不順
成語拼音
- 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
名不正,言不順成語解釋
- 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
典故出處
- 先秦·孔子《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再次到達衛國時,衛國政局發生重大改變,衛出公趕走父親而即位,孔子認爲這是“名不正,言不順”。大夫孔悝拿出一堆金幣要孔子爲衛出公正名,說衛出公名正言順。孔子嚴正地拒絕他的要求。
成語造句
- 做事情要名正言順,否則總會讓人覺得有些彆扭,就像偷偷摸摸進行的計劃,往往名不正,言不順,很難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支持。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衛國發生了一件大事。衛靈公去世後,其孫子輒被立爲國君,也就是衛出公。然而,這其中卻有着複雜的背景和糾葛。
原來,衛靈公的兒子蒯聵曾因冒犯衛靈公的夫人南子而被迫出逃。衛靈公死後,蒯聵一直想回到衛國爭奪君位。
當時,孔子的弟子子路在衛國爲官。蒯聵爲了實現自己的目的,便與他的黨羽密謀,想要強行奪取衛國政權。子路得知這個消息後,認爲蒯聵的行爲名不正言不順,他不能坐視不理。
子路秉持着自己的忠義之心,決定挺身而出,捍衛衛國的正統。他率領士兵與蒯聵的勢力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在混戰中,子路寡不敵衆,最終不幸戰死。
子路的行爲雖然沒有改變最終的結果,但他的舉動卻彰顯了對正義和名分的堅守。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名分和正統被視爲至關重要的。正如《論語》中所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在衛國的這場權力爭鬥中,蒯聵以不正當的方式試圖奪取君位,這與當時的禮教和道德觀念背道而馳。而子路爲了維護衛國的正統和名分,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成爲了那個時代堅守正義的典範。
這件事也讓我們看到,名分的重要性在古代社會中是不可忽視的。沒有正當的名分,其言行往往難以被認可和接受。即使擁有一定的力量和手段,也難以獲得真正的支持和成功。同時,子路的故事也提醒着我們,在面對不正義的行爲時,要有勇氣去抗爭,去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哪怕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故事不斷地警示着後人,要珍惜名分和正義的價值,不要爲了一時的利益而拋棄了道德和原則。
名不正,言不順-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