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牛无全

成语拼音

mù niú wú quán

目牛无全成语解释

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典故出处

《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宰牛时已经看不到一头全牛了。

成语造句

他对这项技艺的掌握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能够目牛无全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庖丁的人。他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尤其擅长解牛。 庖丁最初学习解牛时,看到的只是一头头完整的牛。他和普通的厨师一样,小心翼翼地按照传统的方法去切割。然而,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钻研,他对牛的身体结构了如指掌,渐渐地,他眼中的牛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各个不同的部位和组织。 有一天,庖丁被邀请到宫廷中为君王表演解牛技艺。在众人的注视下,庖丁从容地拿起刀,开始了解牛的过程。他的动作犹如舞蹈一般优雅,他的刀在牛的身体上精准地游走,每一刀下去都恰到好处,不多一分,不少一毫。 只见他轻松地将牛的筋骨皮肉一一分离,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阻碍和停顿。不一会儿,一头完整的牛就被分解得井井有条,所有的零部件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君王和大臣们都看得目瞪口呆,对庖丁的技艺赞不绝口。 庖丁解牛完毕后,君王好奇地问他:“你是如何做到如此精湛的技艺的?”庖丁微笑着回答:“臣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已经对牛的身体结构了若指掌。臣解牛时,不是用眼去看,而是用心去感受,臣已经达到了目牛无全的境界。” 君王听后恍然大悟,他明白了只有像庖丁这样对事物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游刃有余。而庖丁的故事也被人们传颂开来,成为了一个典范。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许多人如同庖丁一样,通过不断地努力和钻研,达到了目牛无全的境界。比如古代的工匠们,他们用心去雕琢每一件作品,使其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学者们深入研究学问,对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目牛无全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地积累经验,深入地去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卓越的成就,如同庖丁一样,将看似复杂困难的事情变得轻松自如。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以庖丁为榜样,努力追求目牛无全的境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目牛无全-成语图片

目牛无全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