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竹杠
成语拼音
- qiāo zhū gàng
敲竹杠成语解释
-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种口实为借口来索取财物。
典故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成语典故
- 《木刻纪程》是用原木版印的,因为版面不平,被印刷厂大敲竹杠,上当不浅。★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
成语造句
- 他在旅游景区买东西的时候,被商家狠狠敲竹杠,花了不少冤枉钱。
成语故事
- 在清朝末年,各地的商业往来十分频繁。在南方的一个繁华小镇上,有一个名叫李福的商人,他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绸缎庄,生意还算红火。
这一天,李福带着伙计去邻镇采购一批上好的绸缎。经过一番挑选和讨价还价,终于谈妥了价格,装满了几车货物准备返回。
然而,在经过一个关卡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守关的小吏见李福的车队货物满满,心生贪念。他故意找茬,说李福的车队超重,会压坏道路,需要缴纳一笔额外的费用才能放行。
李福心中明白,这完全是无中生有,道路哪有那么容易被压坏。但他也知道,若不满足这小吏的要求,只怕货物会被扣押,耽误了生意损失更大。无奈之下,李福只好与小吏商量,希望能少交点钱。
可那小吏却毫不松口,态度强硬,坚持要收一大笔钱。李福心中气愤不已,但又无可奈何,最终只能忍痛交了钱。这小吏的行为,就如同敲竹杠一般,仗着手中那一点点权力,强行索取他人钱财。
在历史上,类似这样敲竹杠的事情并不少见。比如在明朝的时候,一些地方官员巧立名目,向百姓征收各种不合理的赋税,百姓们苦不堪言。这些官员的行为,也是在敲百姓的竹杠,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导致民不聊生。
回到李福这边,虽然这次吃了亏,但他也从中吸取了教训。此后,他在生意场上更加小心谨慎,同时也积极与其他商人联合起来,共同抵制这种不合理的收费和敲诈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商人团结起来,那些妄图敲竹杠的人也渐渐收敛了他们的恶行。而李福的生意,也因为他的诚信经营和勇敢抗争,变得越来越好,成为了当地颇有名望的富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不合理的敲竹杠行为,我们不能一味地忍让退缩,而应该勇敢地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警醒那些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的人,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不会有好下场。
敲竹杠-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