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如簧
成语拼音
- qiǎo yán rú huáng
巧言如簧成语解释
-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典故出处
- 《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成语典故
- 你这无耻的谰言,你这巧言如簧的挑拨离间,亏你还戴着一个人的面孔。★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成语造句
- 他总是能把毫无根据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让人难以分辨真假,真可谓巧言如簧。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某个国度,有一位名叫李明的谋士。
李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他自幼聪慧,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他熟读各类典籍,尤其对兵法和治国之道颇有研究。
当时,该国的国王是一位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之人。周边的邻国看准了国王的弱点,纷纷挑起战事,试图掠夺该国的土地和财富。国家陷入了战乱之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李明决心为国家出一份力,他毛遂自荐,来到国王面前,阐述自己对于战争局势的见解和应对策略。国王一开始对这个出身平凡的谋士并不以为然,然而李明凭借着自己的能言善辩,逐渐引起了国王的注意。
在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上,国王和诸位大臣们对于是否主动出击与敌军交战争论不休。大部分大臣都认为应当坚守城池,等待敌军疲惫再做打算。但李明却站了出来,他巧言如簧,用极具煽动性的话语说道:“陛下,敌军远道而来,早已疲惫不堪。此时我们若能主动出击,必能一举将其击溃,成就不世之功。若只是一味防守,只会让敌军越发嚣张,百姓也会对我们失去信心。”国王被他的话语所打动,决定采纳李明的建议,主动出击。
然而,战争的结果却并非如李明所说。由于敌军早有防备,加之国王的军队准备不足,这场战役以惨败告终。国家损失惨重,城池沦陷,百姓流离失所。
国王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他愤怒地质问李明:“你为何巧言如簧,误导朕做出如此错误的决策?”李明此时却无言以对。
回顾历史,不乏有像李明这样巧言如簧之人。他们凭借着口才,或许能在一时之间迷惑人心,但最终往往会因为缺乏真正的实力和正确的判断,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花言巧语所迷惑,做出明智的决策。
巧言如簧-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