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
成语拼音
- nán dé hú tú
难得糊涂成语解释
-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典故出处
-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成语典故
- 清朝乾隆年间,画家郑板桥中了进士,做了山东范县县令。寡妇朱月姣告状说魏善人欺侮她,魏善人说她借了银子想赖帐。郑板桥马上明白其中原委,就装糊涂判魏善人赢,迫使他赔偿她二十两银子,从此郑板桥就有“难得糊涂官”的美称。
成语造句
- 他在很多事情上都表现得很精明,但有时候也明白难得糊涂的道理,不会过于计较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
成语故事
- 在清朝年间,有一位官员名叫郑板桥。郑板桥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而闻名。
郑板桥在为官时,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情况和人际关系。当时的官场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许多官员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然而,郑板桥却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有一次,郑板桥负责处理一件棘手的案件。这件案子涉及到多方势力的利益纠葛,情况十分复杂。他的下属们都建议他采取强硬的手段来解决,以免得罪某些权贵。但郑板桥经过深思熟虑后,却选择了一种看似“糊涂”的方式来处理。
他没有直接按照常规的方法去评判是非,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他深知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过于较真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于是,他在处理过程中故意装作不太明白其中的细节,采取了一些看似模棱两可的措施。
这样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到不解,甚至有人开始质疑他的能力。但郑板桥却心中有数,他明白自己的这种“难得糊涂”并非真的糊涂,而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他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地平衡了各方的利益,既没有完全得罪任何一方,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正。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理解了郑板桥这种“难得糊涂”的深意。他的这种做法不仅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还为他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和信任。郑板桥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在那个复杂的官场中如鱼得水。
在生活中,郑板桥也常常以“难得糊涂”的态度来对待一些琐事。他不纠结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而是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画作和诗词中,也常常流露出这种豁达和超脱的心境。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成为了一种处世哲学,被后世的人们所传颂和借鉴。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世界和人际关系时,有时候不必过于较真,适当的“糊涂”反而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正如老子所言:“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真正的智慧并非是事事都要争个明白,而是懂得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明智的选择。
郑板桥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我们需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难得糊涂”并不是让我们放弃思考和判断,而是让我们以更加从容和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种种。这种智慧,即使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难得糊涂-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