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杀此獠

成语拼音

pū shā cǐ lǎo

扑杀此獠成语解释

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

典故出处

《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唐高宗想废掉皇后立昭仪武氏为后。大臣褚遂良据理力争,说武则天曾经侍奉过唐太宗,如果立她为后将如何面对天下百姓。说完就请求告老还乡。高宗大怒,叫人把褚遂良拉出去听命。武则天则从幕后走出要求杀掉褚遂良。

成语造句

以下是用“扑杀此獠”造的句子:面对那个作恶多端的歹徒,人们都恨不得立刻扑杀此獠。 需要注意的是,“扑杀此獠”是一个较为生僻且带有一定攻击性的成语,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较少,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和对象谨慎选择。

成语故事

在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一个名叫来俊臣的人。他出身贫寒,却凭借着狡诈阴险的手段在官场中崛起。 来俊臣以告密发家,深得武则天的信任,被任命为御史中丞等要职。他生性残忍,滥用酷刑,制造了无数冤假错案,弄得朝堂上下人人自危。许多大臣和无辜之人都惨遭他的迫害。 当时,有一位正直的大臣狄仁杰,他一心为国为民,却不幸被来俊臣盯上。来俊臣捏造罪名,将狄仁杰逮捕入狱。在狱中,狄仁杰遭受了各种酷刑折磨,但他始终坚守正义,不肯屈服。 然而,来俊臣并不罢休,他妄图逼迫狄仁杰认罪。狄仁杰深知来俊臣的手段,为了寻找机会揭露他的罪行,假意认罪。来俊臣以为狄仁杰已经屈服,便放松了警惕。狄仁杰趁机让家人带着自己写的申诉信秘密送出监狱,最终这封信辗转到了武则天手中。 武则天了解情况后,亲自过问此案,狄仁杰这才得以洗清冤屈。但来俊臣并未因此受到应有的惩处,他依然在朝堂上为非作歹。 来俊臣的恶行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愤恨和不满。大臣们对他的所作所为忍无可忍,纷纷上书武则天,要求严惩来俊臣。最终,武则天也意识到来俊臣的危害,下令将其处死。 当来俊臣被处决的消息传出后,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直呼“扑杀此獠”。这个作恶多端的家伙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朝廷和社会也恢复了短暂的平静。 来俊臣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教训,提醒着后人要坚守正义,不能滥用权力去伤害无辜之人。同时也告诫统治者,要善于辨别忠奸,不能被奸佞之人所蒙蔽,否则将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扑杀此獠”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下来,用来表达对那些凶恶残暴之人的痛恨和希望将其铲除的愿望。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断从这些故事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以避免重蹈覆辙,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

扑杀此獠-成语图片

扑杀此獠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