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

成语拼音

qǔ gāo hè guǎ

曲高和寡成语解释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典故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成语典故

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 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喂,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 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 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成语造句

一首好的歌曲往往能够打动人心,但有时候过于高深复杂的旋律可能会导致曲高和寡的情况出现。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宋玉的人。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文学家,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有一次,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宋玉听后,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有一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的是楚国最流行的民间歌曲《下里》《巴人》,这时有几千人跟着唱;后来他又唱起比较高深的《阳阿》《薤露》,跟着唱的就只有几百人了;当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时,跟着唱的就仅有几十人了。最后他唱起了格调高深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这时,跟着唱的就寥寥无几了。这说明歌曲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同样的道理,那些行为高尚而不随波逐流的人,总是会被那些世俗之人所排挤和非议。” 宋玉的这番话,让楚襄王明白了他的处境和才华的独特性。宋玉就如同那高雅的曲调,难以被大众所完全理解和欣赏,这便是“曲高和寡”。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思想家也都面临着类似的境遇。他们的理念和作品往往超越了当时社会的普遍认知和接受程度,因此可能会在一开始受到冷落和误解。 就像梵高的画作,在他生前并不被看好,甚至被视为怪诞之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他作品的伟大价值。还有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可能被视为异端邪说,但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曲高和寡”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在描述一种艺术现象,更是在提醒我们,对于那些超越常规、具有独特见解和才华的人或事物,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洞察力。不要轻易地因为它们一时不被大众所接受,就加以否定和排斥。同时,对于那些坚持走自己道路、追求高深境界的人来说,也不要因为暂时的孤独和不被理解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能看到许多“曲高和寡”的现象。一些先锋的艺术形式、创新的科技理念,可能一开始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和接受,但它们往往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这些新事物,给予它们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成为主流,引领时代的进步。总之,“曲高和寡”这个成语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认知和接受能力的局限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独特而珍贵的才华和创新。

曲高和寡-成语图片

曲高和寡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