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

成语拼音

qióng qióng jié lì

茕茕孑立成语解释

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典故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成语典故

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晋灭东吴,所谓“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结束了几十年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一统,采取了有效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广揽贤能”,着重于西蜀与东吴的遗老故臣,凡有声望的、有本事的,都极力笼络;笼络不成,就设法除去,以达到不为我用也不许为我害的目的。同时,把“以孝治天下”作为其伦理总纲,提倡孝父母,敬老人,抚恤孤寡。  在“广揽”中,西蜀的一个故臣引起了司马炎很大的关注。此人姓李名密,又名虔,字令伯,武阳人。生下六个月时丧父;四岁时,其母何氏改嫁;靠祖母刘氏扶养成人,西蜀时,官居尚书郎,是个不大不小却很重要的官。  入晋后,蜀地的先后两名的地方官都曾推荐李密做官,可李密却故国难忘,不肯出仕,都借故谢绝了。司马炎格外看重他,特地下了一道诏书,要李密做供职于宫廷的郎中,李密未允。后又改为显要的太子官属洗马,李密仍借口推辞。司马炎火了,又亲手下令,指责李密傲慢。地方官日夜严逼,声称如再迟缓,就要逮治下狱,甚至按律问斩了。这使李密很为难:出去做官吧,仍怀恋故国,而且这么出去,也将大丢脸面;不出去吧,是会被杀头的。经过深思,他就写了一篇《陈情表》,呈给了司马炎,表中以“以孝治天下”为主旨,说他幼时,“伶仃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多亏了老祖母把他抚养长大。没有老祖母,就没有他的今天。而今,老祖母已九十六岁,又长年卧病在床,没有他,祖母怎么度过晚年!他才四十四岁,报效国家的日子还长,而孝敬祖母的时间已不多了。恳请司马炎体谅他的苦衷。  司马炎看了很感动,且无法怪罪,又为了笼络人心,索性派了两个女仆帮他侍奉老祖母。

成语造句

他从小父母双亡,在这个世界上茕茕孑立,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努力打拼。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李逸的书生。 李逸自幼聪慧好学,一心追求学问,渴望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然而,命运却对他格外残酷。在他年少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了他所在的村庄,他的父母亲和众多亲人都不幸离世,只留下他孤零零一人。从此,李逸便开始了他茕茕孑立的生活。 失去了亲人的依靠和支持,李逸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他没有了经济来源,常常食不果腹,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他白天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晚上则在微弱的油灯下刻苦读书。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逸凭借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执着,学问日益精进。终于,到了科举考试的日子,李逸满怀信心地踏上了考场。经过激烈的角逐,他脱颖而出,考中了进士。 然而,尽管他在学业上取得了成功,但内心的孤独感却始终如影随形。他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曾经和父母亲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光,心中涌起无尽的惆怅。 后来,李逸被任命为一方官员。他深知百姓的疾苦,因为自己也曾经历过苦难。于是,他兢兢业业地工作,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祉。在他的治理下,当地变得繁荣昌盛,百姓们安居乐业。 尽管在仕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李逸始终觉得自己的生命中缺失了一块重要的拼图。他渴望能有一个真正懂他、陪伴他的人。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遇到了一位善良温柔的女子。两人一见如故,彼此心生爱意。 他们结为夫妻,从此,李逸不再是那个茕茕孑立的孤独之人。他的妻子给予了他无尽的温暖和关怀,让他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意义。 李逸的故事传遍了四方,人们都为他的坚韧和努力所感动。他的经历也让人们明白,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只要不放弃希望,坚持不懈地努力,终究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而那曾经的孤独岁月,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他更加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茕茕孑立-成语图片

茕茕孑立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