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塞上聋
成语拼音
- xià sāi shàng lóng
下塞上聋成语解释
- 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典故出处
- 无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朝堂之上一片混乱,奸佞当道,以致下塞上聋,百姓苦不堪言。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某个王朝,政治的风云变幻常常影响着百姓的生活。
当时,朝廷之上,皇帝日渐沉迷于奢华享乐,对朝政之事疏于管理。而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勾结,拉帮结派。
在地方上,官员们贪污腐败,肆意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们生活困苦,怨声载道,然而他们的声音却无法传达至朝廷。
有一位正直的官员,名叫李忠。他深知民间的疾苦,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地方官员的种种劣迹以及百姓们所遭受的不公。但由于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复杂,那些奸臣们联手打压李忠,故意歪曲他的奏折,使得皇帝对李忠产生了误解,认为他是在危言耸听,妄图扰乱朝纲。
李忠的努力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为自己招来祸端,被奸臣们陷害,革职流放。而其他官员看到李忠的下场,都心生畏惧,再也不敢直言进谏。
久而久之,朝廷的政策无法下达至基层,百姓的诉求也无法上达天听。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种“下塞上聋”的困境。
就在这时,边境的敌军看准了这个王朝的内部混乱,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由于长期的政治腐败,军队军备松弛,士兵们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面对敌军的进攻,边境防线迅速崩溃。
敌军长驱直入,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而朝廷内部,依然在为了权力和利益争斗不休,对于边境的战事置若罔闻。
直到敌军逼近京城,皇帝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王朝的根基已经被腐蚀得千疮百孔,难以挽回败局。
这个王朝最终在内外交困中走向了灭亡,而“下塞上聋”的局面正是导致这一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它警示着后人,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保持上下信息的畅通,倾听百姓的声音,及时解决问题,否则必将陷入危机。
下塞上聋-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