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塞上聾

成語拼音

xià sāi shàng lóng

下塞上聾成語解釋

塞堵塞不通。聾耳朵的聽覺失靈。下邊堵塞不通,上邊聽覺失靈。比喻真實情況不能上傳下達。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朝堂之上一片混亂,奸佞當道,以致下塞上聾,百姓苦不堪言。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某個王朝,政治的風雲變幻常常影響着百姓的生活。 當時,朝廷之上,皇帝日漸沉迷於奢華享樂,對朝政之事疏於管理。而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們,爲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勾結,拉幫結派。 在地方上,官員們貪污腐敗,肆意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們生活困苦,怨聲載道,然而他們的聲音卻無法傳達至朝廷。 有一位正直的官員,名叫李忠。他深知民間的疾苦,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地方官員的種種劣跡以及百姓們所遭受的不公。但由於朝廷內部的權力鬥爭複雜,那些奸臣們聯手打壓李忠,故意歪曲他的奏摺,使得皇帝對李忠產生了誤解,認爲他是在危言聳聽,妄圖擾亂朝綱。 李忠的努力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反而爲自己招來禍端,被奸臣們陷害,革職流放。而其他官員看到李忠的下場,都心生畏懼,再也不敢直言進諫。 久而久之,朝廷的政策無法下達至基層,百姓的訴求也無法上達天聽。整個國家陷入了一種“下塞上聾”的困境。 就在這時,邊境的敵軍看準了這個王朝的內部混亂,發動了大規模的侵略。由於長期的政治腐敗,軍隊軍備鬆弛,士兵們缺乏訓練,戰鬥力低下。面對敵軍的進攻,邊境防線迅速崩潰。 敵軍長驅直入,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百姓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而朝廷內部,依然在爲了權力和利益爭鬥不休,對於邊境的戰事置若罔聞。 直到敵軍逼近京城,皇帝才如夢初醒,意識到局勢的嚴重性。但此時,已經爲時已晚,王朝的根基已經被腐蝕得千瘡百孔,難以挽回敗局。 這個王朝最終在內外交困中走向了滅亡,而“下塞上聾”的局面正是導致這一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警示着後人,一個國家要想長治久安,必須保持上下信息的暢通,傾聽百姓的聲音,及時解決問題,否則必將陷入危機。

下塞上聾-成語圖片

下塞上聾

其他成語故事